第2533章我做的一個夢,你信嗎
“德意,怎麼樣,全新的工作還適應嗎?”還是在京城的四合院裡面,陳康傑與劉德意進行輕鬆的談話。
劉德意是陳康傑的助理,照理說他們之間不應該有這種語氣的出現,互相已經很瞭解了嘛。
然而,現在的劉德意已經不僅僅是陳康傑的助理那麼簡單,他身上還多了一個身份華堂基金會的會長。
平時陳康傑不做表演和拍戲的時候,劉德意的工作本來就少,自從陳康傑多了好幾個助理之後,劉德意的工作就顯得更輕鬆,為了讓他的工作更充實,陳康傑安排他去監管華堂基金會。
之前陳康傑和歐陽震華一道對他們下面的所有基金會進行了整頓。說實話,按一次的整頓陳康傑的心裡是很難過的,開除了不少人,也有一些人被移送司法機關進行處理。
雖然整頓後,基金會變成了向日葵基金會,復興基金會和愛心基金會,各自有側重點的不同,但是,歐陽震華擔任會長的華堂基金會和以他名字命令的ong基金得以單獨保留,區別對待。
ong基金開展救助和慈善的重點區域是在國外,對國內的關注很少,國內部分主要就是向日葵基金會,復興基金會和愛心基金會,至於華堂基金會,則是針對一些重大的個案進行處理了,不再具有行業的特別針對。
自從基金會整頓之後,華堂基金會的功能就顯得有些弱化,歐陽震華不太可能將過多的精力放在這個基金會上頭,所以陳康傑乾脆就將劉德意安排過去接替歐陽震華。
在陳康傑的身邊這麼久,劉德意已經知道了很多別人所不知道的資訊,而陳康傑對他進行了細緻的觀察之後,也覺得他是可用之人。
“暫時還在學習階段,不過,我已經進本上了解和適應了。華堂基金會之前還是幹過很多大事的,可是,近兩年,似乎就只有對於那個地震研究團隊的資助還是持續當中,其他的不少專案都要麼停止,要麼移交給了復興基金會他們。華堂基金會的賬面上,也從上百億縮減到了幾個億。”劉德意回答道。
雖然賬面上只有幾個億,可是劉德意卻不敢小看這個基金會,他是真的用心在瞭解和學習。原因無他,就因為這個職位是陳康傑安排的,就因為那個基金會的前任會長是歐陽震華。
“華堂基金會是我們最早成立的基金會,其可用的資金,想多就可以多,想少就可以少,這是浮動可控的。而且這個基金會,以後所做的貢獻,不要求張揚,不要求什麼宣傳,核心就兩個字,低調。就因為這個特性,我才讓你去。”陳康傑身體一晃一晃的說道。
“怪不得這兩年華堂基金會顯得很沉寂,給很多人的印象就像是消失了一樣。”
“蹲下去,是為了跳得更高。你最近有去那個地球物理研究中心看過嗎?怎麼樣?”
“作為我們基金會重點支援的專案,我當然要去看,很好,那個團隊一點都不浮躁,或許就因為他們研究的是冷門,因此大家都還算能沉得下來。我看了,他們這些年還是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很多裝置也相當先進,不過......”
“不過什麼?有什麼就說,和我談話還用吞吞吐吐的嗎?”陳康傑問道。
“就在我前段時間去的時候,他們向我提出了一個新的規劃,需要我們給予更加強而有力的支援,不過我當時並沒有馬上表態。”劉德意謹慎的回答道。
“什麼規劃?無非就是找你化緣吧?”
陳康傑能夠理解,資助的物件通常提出規劃,往往就是為了資金,否則沒有必要重點提出來。
“他們想要建立一套衛星遙感監測系統,他們認為透過衛星來對地球進行檢測,會得到更多精細而有用的資訊,你猜的沒錯,就是為了資金。我問他們建立這套系統我們有沒有技術上的障礙,需要多少錢。他們的回答是,技術已經獲得了很多突破,現在困難的就是資金的持續性,他們打算五年耗資近七十億來建立那個檢測系統和控制分析中心。”
“這可以啊,最怕就是他們技術搞不定,你為什麼不答應呢?”對於這種勇於創新的方式,陳康傑歷來都是大力支援的。
不怕他們敢想,就怕他們只會畫大餅甚至想都不敢去超前設想。
“傑少,七十個億,不是七千萬,賬面上就只有三億,他們第一期就需要三十億,我怎麼能答應?”劉德意苦笑搖頭道。
“你可以答應他們,錢沒有問題,你到時候找歐陽總裁就行,他會給你解決的,以後類似的問題,你要學會獨立評估,如果是有前瞻性的,是可行的,那麼再大的專案都可以答應,錢的來源問題你完全不用考慮,你重點要考慮的是怎麼把這筆錢給用好。”對於支援國內的建設,陳康傑歷來不遺餘力。
他掙了那麼多錢,如果不花在國內的國家建設上,那再多也只是個數字,一點意義都沒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