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傑選擇參加完一場論壇再啟程前往悉尼,其實還有一個目的,就是他不想出席奧運會的開幕式。因此當陳康傑脫離大部隊,自己搭乘專輯抵達悉尼,前往霍布斯灣的奧林匹克公園時,開幕式已經開始了。
陳康傑知道,他要是和大部隊一起到達,保準會連點清閒的時間都沒有,無論是在飛機上,還是在機場,乃至於在奧運村的下塌地,他都會被層層包圍。以其那麼辛苦,那還不如避開一下,自己得輕鬆,工作人員得清閒,一舉兩得。要是因為他到來,弄出個什麼踩踏事件,那他就有汙點了。
陳康傑這麼做,或許會讓人覺得有些自大或者自傲。可實際上就是如此的,他是來比賽的,不是來給別人也給自己製造麻煩的。
反而他這麼做,要顯得低調一些。反正作為一名運動員,是否出席開幕式,完全有自主權。奧委會的相關規定裡面並沒有運動員一定要出席開幕式的硬性規定。
澳方似乎也理解陳康傑這樣的選擇,他們對此還做了很大的配合。這也沒辦法,誰叫勞倫斯總理和陳康傑是好朋友呢,誰叫陳康傑的身份特殊呢?享受一點點特權也是無可厚非的。
這幾天,每天都有大批記者和粉絲在機場等候,尤其是在得知中華國代表團專機到達的那天,更是不少人通宵達旦的守候在機場。他們都希望可以第一時間見到陳康傑的身影。只不過他們都失望了。
很多記者於是就找到奧組委和中華國代表團詢問,到底陳康傑會不會出席本次奧運會?怎麼就是見不到他的身影?
不過他們的問題,別人只能回答一半,就是根據運動員名單,陳康傑一定會參與奧運會的比賽。但是他會何時到達或者以什麼樣的方式到達,就無可奉告了,他們並不掌握陳康傑的行蹤和路徑。
越是神秘,好奇的人就越是熱切。只是他們怎麼也想不到,陳康傑會在奧運會開幕的時候才到。
這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可容納十一萬人的奧林匹克主體育場,陳康傑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抵達了。
反正這場奧運會的開幕式陳康傑曾經看過直播,讓他印象深刻的就是火炬在水中點燃的奇蹟。既然看過,那就不必再去了,反正去了,也就是在體育場中間成為一個焦點而已。以其那樣,還不如躺在床上看直播,順便好好休息一下。
實際上,陳康傑也可以過幾天再來。這次奧運會持續半個月的時間,而前面五天根本就沒有陳康傑的比賽。他要到二十二號開始才有男子100米的第一輪比賽,之後接著的就是兩百米,1500以及三級跳遠。這一次,陳康傑還參加了一個團體比賽,那就是男子4x100米。
他之所以提前來,一方面是提前適應這裡的海邊氣候,另一方面,也是做適應性訓練,尤其是4x100米,他需要與自己的四個隊員,特別是那個和他交接棒的隊員練習一下默契。
說出去可能都沒人能信,陳康傑參加4x100比賽,居然都要比賽了,他都還沒有與自己的隊友集合在一起過,應該可以說,這種現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僅此一例。
參加這樣一個團體比賽,可不是陳康傑主動要求的,是上面先斬後奏給他新增上去的。
之所以這樣,是由於此次奧運會,我們在這個比賽專案上獲得了參賽資格。雖然獲得了參賽資格,但是上面也都清楚,要是沒有意外的出現,這個專案我們也許在第一輪預賽就會被刷下去。實在是我們在這個短跑專案上,真的是很缺人,在全國範圍內,根本就找不出能夠和世界高手一爭高下的四個人,在不得已之下,他們就想到了陳康傑這位一百米,100米和1500米的世界紀錄保持者。如果他能參與到這個專案中,至少能夠給隊友贏得一秒鐘的優勢,這是他們的保守估計。
別看著小小的一秒鐘,它可是相當於差不多十米的距離。在比賽的過程中,前三名的互相之間察覺往往都在一秒之內。只要陳康傑能夠在比賽中贏得十米的距離,那麼就算不能最終得到冠軍或者亞軍,相信名次也不會太過難堪。
陳康傑開始的時候一聽說自己被安排進了這麼一支隊伍中,他是抗拒和不滿的。再怎麼著,也要徵得我的同意嘛,你們這樣,拿我當什麼了。
於是陳康傑就讓牛啟華回覆田徑隊,他拒絕參與。
後來,無論是田徑隊還是體育總局的領導都給他做工作,我們國家在田徑的團體專案上還沒有突破過一次呢,就希望他能以大局為重,起到一個先鋒的引領作用。
為了說服陳康傑,他們還搬出了米國女田徑飛人馬裡恩.瓊斯。這次奧運會,馬裡恩.瓊斯就參加了五個專案的比賽,分別是女子一百米,女子兩百米,女子4x100米,女子4x400米以及女子跳遠。難道你一個堂堂中華男兒,還不如一個洋妞嗎?
不得不說,這個例子將陳康傑刺激到了。一個女人都能參加五個專案,和他一樣也有一個跳遠專案,自己能輸給她嗎?當然不能,面子過不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