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體壇週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叫做‘中華田徑悉尼奧運要用金牌證明’,文章裡面列舉了三個能夠在田徑場上奪金的運動員,你是唯一的男運動員,另外兩個女運動員都是馬家軍成員,他們被看做是女田徑隊員取得優異表現的代表,可惜,那兩人就在被拒絕的名單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女田徑隊,差不多算是全軍覆沒了。所以啊,黃主任才會對你有感而發。你可以說是他維持顏面和地位的最後一張牌了。”牛啟華接著又說道。
“一個專案,光靠一兩個人是不行的,支撐不起來。不過,如果考興奮劑來投機取巧,那還不如輸掉這個專案,別人知道了,我們會更丟人。”陳康傑嘆了一口氣道。
“話是這麼說,可是到目前為止,你就是我國田徑的招牌,這個大旗,就扛在你的肩膀上。至於說接班人方面,則還需要進一步的發現和培養。”
“這麼長時間的訓練,你覺得那個劉飛怎麼樣?”陳康傑不再去關心馬家軍的事,轉移話題說道。
“他啊,成績還算穩定,培養的好,有衝擊世界前列的實力,他的身體以及韌性,很適合跨欄專案,這也是我們國家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突破的方面。”牛啟華認真的說道。
“那就好好培養一下,你們學校既然叫‘冠軍田徑學校’,那就不能只有我一個冠軍,否則,也太狹隘了。”看著窗外的灰沉沉的天空,陳康傑說道。
“我們當然希望其他人也都成世界冠軍,可是這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牛啟華道。
“哎,幸好七年前贏的不是我們,要不然的話,就這麼空氣質量,想必會讓全世界的民眾大失所望。”靠在座椅上,陳康傑盯著窗外的天空說道。
七年前,我們京城在申辦2000年奧運的最後投票中,以43對45的兩票微弱劣勢敗給了悉尼。當時很多人對這個結果感到十分惋惜。
然而從今天的角度來看,那兩票輸得並不冤。單就今天的空氣質量來說,我們可以講還沒有完全做好迎接奧運的準備,我們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那你覺得這一次我們能贏嗎?你有信心嗎?”牛啟華提高音量問陳康傑。
“一定能贏,我有百分之百的信心。”陳康傑不假思索的就篤定的回答道。
“為什麼?我們現在的空氣汙染不是一樣很嚴重的嘛。”聽起來,牛啟華倒是沒有那麼足的信念。
“確實我們的空氣汙染還是很嚴重,這主要是怪京城太大了,人口太集中了。不過呢,這麼些年的高速發展,我們擁有了更強的實力更多的資金來解決這個問題。為了這次奧運會,無論是京城還是全國,都會集中最大的力量來辦好。要是我們淘汰掉燃煤鍋爐,將鋼鐵廠外遷,再在北方進行大面積的植樹和種草,那麼京城的空氣就會好很多,而這些,現在無論是從資金層面和技術層面都不是什麼問題。當然了,要是在汽車的行駛上再做一些限制,那效果就會更好。”陳康傑雖然根據另一個時空的經驗曉得我們贏了這次申辦,但是他的篤定也並非就是盲目的遵從,他也是有自己的客觀分析的。
“說起來還真是那麼回事,要是我們國家真的贏了08年的奧運舉辦權,那麼你還有在自己的家門口比賽的機會。”
實際上無論08年的奧運在哪裡舉辦,牛啟華都希望能夠帶領陳康傑多參加幾次。他沒參加一次,都能給牛啟華他們帶來巨大的名聲和利益。當然,要是能夠在家門口秒殺一切,那成就感就會更足。
“我擔心08年我參加不了了。”陳康傑低沉的說道。
“怎麼會呢,08年的時候,你也才二十八歲,正是最黃金的時候。難道你就不想在自己的國土上參賽一次?”牛啟華急切的說道。
牛啟華還真是擔心陳康傑中途不幹了,這麼好的運動員,哪裡找去啊,百年難遇一個。要是陳康傑退出了,那他們的“金牌教練?稱號可能就要易主了。
“想我當然是想的,這不是覺得怕有萬一嘛,你是知道我的,難道我一輩子做專業運動員?現在我還在讀書,那玩一下沒什麼,可是等我畢業了,我終究是要做其他工作的嘛。“陳康傑模稜兩可的說道。
“那你做其他工作也不影響你的訓練和比賽啊。就像你現在,你也沒有做全職運動員,四年間,你三年多都沒有怎麼正規訓練。等你畢業了,你完全一樣採用現在的模式啊。”牛啟華極力遊說道,無論如何,他都不希望陳康傑那麼快就放棄在賽場上的馳騁。
“這個那乾脆到時候再說吧,要是有機會,我也不反對的。”陳康傑沒有將話說死,也沒有完全答應。
陳康傑當運動員到賽場上去,一起說是玩票,還不如說他是去為國家爭取一定的榮譽。在田徑方面,我們國家實在是很弱,陳康傑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在此方面被人詬病,他更多是希望透過自己的行為,讓世界知道,中華國是有競爭力的,而不僅僅是在乒乓球,羽毛球和跳水等幾個窄小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