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據說還有擂茶歌:“客家人民系享福,一日兩餐擂茶粥;兩腿夾住擂茶盆,雙手搖到身‘鬱郁’”(擺動、搖晃之意)。
九龍黃豆腐的做法也不簡單,一方面和九龍地理環境有很大的關係,英西峰林這裡山青水秀,用來做豆腐的水是沒有受到一絲汙染的山泉水,並且鹼性較大,口味甘醇,再加上精選優質黃豆、黃葉子等原材料加工而成;另一方面則是代代相傳了上千年、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製作技藝。
這裡老闆說的九龍可不是香港的九龍,而是德英縣的九龍鎮,製作技藝,老闆沒有詳細說,陳康傑也不是很清楚。反正做出來的九龍黃豆腐,外表淡黃、內裡皓白,不禁讓人垂涎三尺。
豆腐做好之後,可以配不同的做法,如蒸、炸、煎、燉等等,陳康傑吃的是用煎的,慢火將黃豆腐微微煎片刻,表皮呈現焦黃即可,皮表脆而爽,內裡滑而香。
差不多聽老闆侃了半個小時,天色也已經暗了下來,陳康傑他們這才起身告辭。
“想不到德英也有美食的嘛”,陳康傑感慨的說道。
“什麼叫“也”啊?本來就有,只是你不知道罷了”,董思穎對陳康傑的孤陋寡聞有些不屑。
“是是是,本來就有,可惜我是第一次吃到”,說到‘第一次吃到’的時候,陳康傑聲音低沉,很有一種落寂感。
又顛簸了一個小時,熊自強才在董思穎的指點下將車開到了石灰鋪鎮的一個橋邊停下來,董思穎說“到了”。
此時天已全黑,所有人下了車跟著她親戚家,才知道他說的爺爺不是親爺爺,而是她爺爺的弟弟,她親爺爺已經去世了。老人家一個人住在鎮上,聽董思穎說,她這個爺爺有一個兒子,在外當兵很多年都沒回來過了,都不知道死活和下落。
董思穎在香港給老人家帶了很多禮物,吃的穿的都有,老人家不知道董思穎他們要來,所以沒有準備他們的飯菜。這時候不像後世那樣,還能打個電話什麼的,現在鎮上只有鎮政府和郵局才有電話,幸好陳康傑有先見之明,否則還得現做飯,那不是更餓。
“思穎姐,你小時候是在這裡嗎?”,見董思穎對這裡很熟,陳康傑饒有興趣問道。
“是啊,我在這裡生活了十年,十歲的時候才和媽媽一起去香港”,說完,董思穎又調皮的加了一句“偷渡去的”。
陳康傑給她豎了一個大拇指,“了不起,那麼小就做偷渡客”
“沒辦法,那時候還沒改革開放呢,正常途徑根本去不了,我爸爸已經提前去了幾年了,我們一家人不能老這樣分開啊”,董思穎語氣也有傷感起來,也許她小時候因為和父親的長期分開,而且又是偷渡去香港,應該吃過不少苦吧。
“不會是游泳過去的吧?”,陳康傑奢笑著逗道。
陳康傑知道很多偷渡客七八十年代是從鵬程那邊遊過鵬程灣到達香港的,才會調皮那麼問。
“游泳?虧你想得出來,我才十歲,怎麼遊啊?更何況我那時候還不會游泳呢,我們是由南澳坐船過去的,那邊有蛇頭專門幹這個”,董思穎對陳康傑的白痴問題只能嗤之以鼻。
“呵呵,以為呢,管它的,反正你現在有回鄉證,是合法探親了”
“這還用你說,哼”。
最近異界大陸型別出現很多好書,又發現了一本,《玄界縱橫》,一直在看,建議喜歡的可以先養起來,肥了一鍋燉了它
喜歡重生之改天換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改天換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