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機容易買到,只要有錢就能行。
夏臻準備了五百塊錢,去供銷社買了一臺雙卡錄音機,又買了二十多盒常見的戲曲磁帶。
像《梁祝》《紅樓夢》《碧玉簪》《西廂記》《祥林嫂》這些經典越劇劇目,他統統都買下來。
把它們拿到老年活動室時,老人們都開心極了。
插上電後,先放進梁祝的磁帶。
所有越劇曲目裡,就數它最受大家喜歡,可以說百聽不厭。
“小夏,太謝謝你了。”聽說是夏臻私人花買的錄音機,老人們紛紛向他表達謝意。
年紀大了,原本只能孤孤單單一個人在家,過一天算一天。
現在能和一群老人坐在一起,打牌聊天講笑話,還有戲曲可以聽,這小日子過得才叫有滋味。
“爺爺奶奶客氣了。”夏臻可不想居功。“都是國家的政策好,讓大家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我只是儘自已的一點心意罷了!”
於永攀和馬萬喜需要政治名聲,他卻希望低調一點,別引人注意。
除了在文學方面取得的榮譽除外。
他沒有足夠深厚的背景,名聲越大,麻煩就會越多。
一旦變成出頭椽子,就會成為眾失之的。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相對而言,在文學界就會好一點。
畢竟都是圈內人,別人想中傷你,也得拿出真本事才行。
回到學校,他找到於永攀,提出一個新的主意。
那就是在老年活動中心,弄一個食堂。
這樣志願者參加活動時,中午可以留下來和老人們一起吃飯聊天,有利於加深感情。
如果只是簡單地幹半天活,還不如飯桌上聊天更容易拉近關係。
何況他有禪境花園的蔬菜,如果炒熟後給老人們吃,有利於他們保持健康的身體。
一星期吃一次,足夠維護身體不衰敗下去。
“那食堂交給誰來管理?”於永攀雖然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卻擔心一下子鋪得太大,容易出現漏洞。“還有,長期這樣做,也是筆不小的開支。”
志願者社團的成員都是學生,沒有社會上的工作人員。
想要維持這些專案正常運轉,必須有固定的資金投入進去才行。
如果像夏臻說的那樣,讓老們做些手工,把這筆收入用來維持活動中心,這樣才能長久。
“錢的事,我們再想辦法。”夏臻想了想,覺得這確實是個問題。“先計劃著,等有了資金再搞出來吧!”
如果是前世,找本地的民營企業家隨便捐點錢出來,問題就解決了。
現在的國企和鄉鎮企業經營都困難,哪裡拿得出錢?
“小夏,聽說你打算在活動室搞食堂,我來做飯炒菜怎麼樣?”錢婆婆不知從哪裡聽到訊息,主動找到夏臻,自告奮勇地要幫忙。
自從老年痴呆症消失後,她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好。
在家閒不住了,就打算找些事做做。
早些年她在別人家幹過保姆,家務活非常熟練,現在正好發揮餘熱。
當然也因為在家太冷清,呆在活動中心,就熱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