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中午,因為昨天又有志願者活動,幾個骨幹召集在一起,開每週例會。
這是夏臻以前擔任副社長時,定下的規矩。
志願者為大家服務時,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及時開會提出來,可以在第一時間解決掉,不用擔心時間長了忘掉。
這樣更有利於總結經驗教訓,好讓下次活動做得更好。
會議結束後,於永攀和馬萬喜來找夏臻,把遇到的主要問題,和他說了一遍。
“第一,老人們的生活難題解決後,現在最需要的是精神食糧。”於永攀把幾個問題總結好後,此時一併說出來。“第二,志願者不在的時候,他們依然會感到孤獨,這兩個問題我們有沒有辦法解決?”
這是大多數志願者和老人聊天時,得到的感受。
聽老人們說,年紀大了,沒有親人在身邊,本來抱著過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對未來沒什麼期望。
現在志願者願意照顧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了溫暖。
但是有些問題卻不是志願者能夠解決的,比如寂寞和空虛,以及無處打發的時間。
“如果這樣,我們是不是可以在社群那邊租一間房子,搞一家老年活動室?”夏臻聽後心裡一動,這樣提議道。
志願者都是大學生,不可能天天陪他們。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把老人們聚在一起,相互陪伴。
這就需要一個活動的場所,否則就算提議他們相互串門,也不知道去誰家比較好。
“老年活動室?”於永攀聽後眼前一亮。“這個主意好,就是不知道怎麼搞?”
心裡已經有了一些想法,只是覺得這是夏臻提出來的,他想的肯定比自已更周到。
“就是給老人們一個活動的場所。”夏臻開始思考前世類似的活動中心。“可以搞一間閱覽室,準備一些書報,一間棋牌室,供他們打牌下棋,一間會議室,用來看電視看電影或者聽戲曲等等——”
前世他所在的家鄉,條件好一些的村鎮和縣城,大多有類似的活動中心。
現在如果要搞的話,成本會大得多。
不過只要志願者社團提出設想,街道社群肯定也願意出一份力,這樣一來,不僅僅是這麼幾十年老人能受益。
周邊所有上年紀的人,甚至小朋友,都可以過來借書報看,等於是整個街道的活動室。
“太好了。”於永攀越聽越興奮。“如果能把這個搞起來,那街道的老人們就有福了,而我們社團也要出名了!”
別說是老人,就連他這個大學生,也希望有這樣一個活動室。
這樣沒課的時候,就可以去那邊組織活動,比一群人坐在宿舍聊天吹牛,有意思多了。
“我們也可以把那間活動室,改為活動中心啊!”見於永攀這樣說,夏臻隨口提議道。“還可以組織一些活動,比如籃球比賽、書畫比賽,朗誦比賽和唱歌比賽等等,到時志願者社團,和學會生一起搞,同樣能引起周邊學校模彷。”
對前世的大學來說,這些都是最普通不過的社團活動。
只是現在大學剛復招,所有人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還沒想到如何豐富大學生的精神生活。
一旦他們開了頭,肯定有很多人願意模彷。
當然也有學校可能已經在組織活動,只是不成體系和規模。
他們只要制訂一個詳細的計劃,隔一段時間,組織一次活動,意義就不一樣了。
“好。”於永攀激動地拍了一下大腿。“晚上我們再開一次會,把這件事定下來。”
又商量了一下需要的資金,以及需要的服務人員。
當然這是指老年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