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於家打算在全國開店,夏臻突然感覺時間緊迫起來。
到了週末,他再次回到家裡,找到耿啟中。
考慮到兩人合作一直非常愉快,夏臻把自已在滬市跟於家合作的事,詳細跟他說了。
並讓他抓緊時間把服裝定製店開起來。
先把舜江縣這邊的店,以及加工作坊經營好,未來作為高檔定製服裝生意的大本營。
以後再往越城區所屬幾個縣發展,各開一家分銷店。
他不知道於家會瞄準哪些市場,這邊是自已的家鄉,夏臻希望掌握在自已的手裡。
“你的意思是,這邊不但要開店,還要開一家生產作坊?”耿啟中聽懂了他的意思。“然後定製的事,每家店都不變,零售這塊,由舜江縣的生產作坊負責供貨?”
最開始夏臻提出這個建議時,兩人對如何開店還不是特別清楚,只能邊做邊收集經驗。
滬市那邊意外地一炮打響,就大大減少了試錯成本。
有了滬市那邊的市場經驗,直接拿來用就行,所以經營方式可以固定下來了。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夏臻回答道。
現在市場跟前世不同,所以必須不斷做出調整。
現在看來,滬市那邊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那就用同樣的方法經營好了。
唯一需要改變的是,服裝檔次可以適當調整。
舜江縣城有錢人肯定沒有滬市多,所以多加工一些中低檔的服裝,銷量會更好。
“好。”耿啟中原本最擔心的是,開這樣的店能不能賺錢?現在有了確定的訊息,也不再優柔寡斷。“我回去跟家裡商量一下,多叫一些人,爭取這兩天就開起來。”
有製衣廠的基礎在,他打算從那邊叫一兩個技術好的人,出來幫自已幹。
至於店鋪和作坊,反而不是問題。
只要耿家開口,就能輕易找到。
這樣一來,只剩下技術和材料,成了唯一的難題。
如果父親能出面,那這個難題也能解決。
“我等你的好訊息。”見他終於重視起來,夏臻也很滿意。“如果其它人想要合作,也可以讓他們參與進來。”
如果是耿啟中一個人,他不用這樣提醒。
如果要借用耿家的力量,那很可能需要讓出一部分利潤。
他已經考慮清楚了,小店賺的有限,自已佔股一半以上才合適。
如果像於家一樣,要把生意做大,那就算佔一成利潤,也足夠他吃飽了。
“這個我回頭再跟你商量。”耿啟中也不知道家裡需要付出什麼,所以不急著下結論。“反正我不會讓你吃虧就是。”
商量好這些,兩人分別回家。
夏臻回到家裡,先來到家裡的作坊,看到姚傑和秦英都在。
於是關切地問了一下生意的情況。
見他們身上的衣服不多,讓兩人注意保暖,別感冒了。
他打算等耿啟中這邊的工坊開起來了,給所有員工做一件厚一點的棉大衣,算是給自已人的福利。
離春節越來越近了,現在的情況是有錢未必能買到漂亮的衣服。
自已有這樣的路子,肯定得給他們一些好處。
“鼕鼕,我們單位那些人,都想做一件跟我們一樣的大衣——”姐姐和媽媽看到他回家,紛紛說起這件事。
她們現在身上的大衣,實在太漂亮了,同事們看到後,沒有一個不羨慕的。
都問是哪裡做的?料子是哪裡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