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週末就不用全部被這個活動綁住手腳了。
當然如果有社員願意每週去參加活動,他們也不反對。
至於如何服務好老人,今天也重新做了規定。
一方面由社團統一採購老人需要生活必須品,送給他們,讓他們的生活質量提高。
具體的物資,經過大家討論,分為食物和生活用品兩部分。
食物主要是鹽、醬油和食用油這些,它們是家家務務必備的東西。
如果誰家裡少了這些,就會非常不便。
生活用品主要是毛巾、牙膏、牙刷和香皂這些,根據每年的消耗量,一年送一次,這樣就足夠用了。
至於購買用的資金,可以大家募捐,也可以向有關企業贊助。
像供銷社這樣的大型單位,家大業大,只在有人願意上門,贊助一些肯定沒問題。
這件事由社團骨幹負責,也就是說,馬萬喜和於永攀等人,會去想辦法解決。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增加物資的品種,比如過年過節時,送一些豬肉、雞蛋和奶粉等等。
另一方面,社團成員上門服務時,必須遵守規章制度,不能因為個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把情緒在老人面前表現出來。
如果遇到困難,可以隨時上報,社團會全力支援。
這兩件事剛規定下來,馬上有人舉起手。
“你有什麼問題?”馬萬喜最先看到了她,就示意於永攀停一下,客氣地問道。
就像夏臻說的那樣,人多力量大,但是出問題的機會也會增多。
他們雖然相信大部分人乾的不錯,難保個別人濫竽充數,給社團拖後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果小組成員自已不說出來,短時間內,誰也發現不了問題。
一直要到他們去親自走訪,才會暴露。
“我們那組的老人有老年痴呆症,給她服務時,總是對我們罵罵咧咧。”提問的是謝雅雲班上的女生,此時一臉委屈的嚷道。“我們想換個物件,不想去那邊了——”
如果說服務一次後,以後不再上門,她們也懶得說這件事。
現在看來,那個老人將會是她們長期的合作物件,那不說也不行了。
“這確實是個問題。”馬萬喜聽後頭疼地望了夏臻一眼,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正常人只要你真心付出,他們就會將心比心,給予回報。
這樣一來,就算再辛苦也值得。
如果累死累活半天,不但聽不到好話,反而被對方辱罵,換誰都接受不了。
“要不這樣,你把地址給我,明天我去看一看。”見馬萬喜和於永攀都束手無策,夏臻只好把麻煩接過來。
他打算親自去一趟,看看老人病情如何。
如果他的情況真的很嚴重,只能放棄這個老人。
大家畢竟只是學生,不是專業人員。
真為老人好,還不如出點錢,幫他請一個專業護士。
這樣更有利老人養病。
他現在手裡錢不少,每個月額外支出幾十塊,不算什麼事。
“別逞強,如果不行,我們放棄就是。”於永攀湊過來低聲提醒道。“街道那邊,我會去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