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動身
於是就禱告著黃昏
直到夜裡
她轉頭聽見
悲傷的嗚咽
一個善良的女子
長髮垂肩
她已跟隨黃昏來臨
……”
“有了這首詩,第二期同樣會引起轟動。”馬萬喜樂觀地嚷道。
他已經想好了,到時把故事背景也印上去,這樣便於大家理解詩歌的含義。
作為文學社社長,校刊辦得越成功,他的功勞就越大。
再過幾年,只怕自已的名字,會在旦大成為傳奇。
學弟學妹只要提起校刊,就不得不提到自已的名字。
“單靠夏臻一個人肯定不行,其實人也得努力。”胡良福提醒道。“同時,我覺得有必要再發一次徵稿啟示,爭取從其它系也爭取一些好作品。”
如果只收錄文學社內部人,以及自已班上的作品,就無法代表整個旦大。
他相信學校既然有夏臻這樣的優秀作者存在,肯定也有其它未被發現的文學青年,這些人需要他去發現和尋找。
“要不,學校拿出一些資金,給優秀作品發稿費?”馬萬喜心裡一動,提議道。
像夏臻的詩歌,發表的話,一首至少有十幾二十塊。
現在白白髮在這裡,就有些浪費了。
當然這是校刊,可以再次投稿,只是總歸有些不一樣。
“我去試試。”胡良福覺得這未嘗不是辦法。“如果給不了稿費,可以用其它方式獎勵。”
對大學生來說,一些榮譽甚至比金錢更珍貴。
相信學生們會對這個感興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
週末上午,徐軍明找到夏臻,把最新出版的《包青天之鍘美桉》、《包青天之真假狀元》和《包青天之狸貓換太子》交到他手裡。
這三本樣書,是爺爺讓他去一趟出版社,把它們拿過來,交給夏臻的。
“三本書第一次各印了一萬本,現在新華書店已經能買到了。”徐軍明一臉羨慕地說道。“每本書售價七毛五,三萬本就是兩萬兩千多塊,你到時最少能得到兩千塊。”
這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相當於普通人幾年的工資了。
“這麼保守啊!”夏臻聽後非常意外。“我以為第一次印刷,至少每本印五萬本呢!”
包青天這個題材,老少皆宜,應該非常受歡迎才對。
何況現在沒有手機和遊戲這些東西轉移年輕人的注意力,只要家裡條件稍微好一點的,就會買一本回去看看。
就算個人捨不得買,那些書攤也會買去出租啊!
現在很多人看書,主要以租書的形式看。
一個鎮一個書攤,全國幾萬個鄉鎮,就足夠消化了。
“誰會一次印這麼多,不怕虧本啊!”徐軍明見他還嫌少,忍不住打擊他。“有些書,首印才五千本,比你還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