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姑且不說,她心狠手辣素來是個帶兵名將,新科狀元又是個什麼意思?軍師?讓一個小小的女郎去擔任軍師這麼重要一個職位陛下莫不是在拿江山開玩笑?
他們並不知道此次北伐作戰計劃是聞子吟做的,因而覺得極不可思議,要知道她今年才幾歲,固然再有才華也難以擔任這麼重要的職位。
要知道軍師有時候在某種程度來說,比元帥還重要,相當于軍隊中的智腦,元帥將軍們打仗,然而怎麼個打法,何時打,作戰計劃要講究的東西太多了。
作戰時的天時地利人和都是需要軍師的謀劃,去推測的,並不是簡簡單單地紙上談兵就可以的。
沒有經驗的人當軍師,幾乎是很大機率會坑軍隊的,因而質疑的官員們並非對狀元的才華和頭腦質疑,只是站在客觀的角度上覺得不可思議。
另一點則是,東槐已經和呼烈格爾僵持太多年了,連他們都習慣了主戰派和主和派之間的不停爭吵,皇上之前就沒有公開支援過主戰派,怎麼會突然想要派兵攻打呼烈格爾?
朝堂上眾人面面相覷,低聲地交頭接耳,小聲討論,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還沒睡醒,怎麼會聽到這麼不可思議的決定。
然而幾乎有關的大臣都被皇帝拉過去全程參與這個決議的,因而他們不發話,下面那些官員更加不敢質疑。
也有主和的大臣不解地出列問道:“陛下,請三思啊!這打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國庫怎麼耗得起?”
有人帶頭,也有人附議,傅清出列說道:“陛下心意已決,諸位不必再多言,做好的字跡分內的事即可,我等會竭盡全力為皇上分憂!”
“我等會竭盡全力為皇上分憂,皇上英明!”深受皇上信任的內閣大學士傅清大人都這麼說了,其他人自然一同附議,不管怎麼說,先附和了再說,哪怕心裡有無數的疑問。
在聞子吟的幫助下,長公主果然成功成為北伐呼烈格爾的兵馬大元帥帶兵出征,而趙嘉啟作為兵馬副元帥,兼前鋒將軍帶兵隨行。
聞子吟也去了。
職位是軍師。
這個是她自己主動請纓的,皇帝包括幾個參與議事的大臣都不會喪心病狂地想讓一個尚未及笄,身高都不到他們肩膀的小女郎去戰場。
然而文人出身,個子小小的狀元郎卻主動提出要作為軍師共同參與這場北伐的戰爭。
因為這個方案是她提出的,自然要這個最清楚的人從旁協助和就近觀察,以便遇到突發狀況能夠及時調整戰略方針和部署。
聞子吟在翰林院屁股還沒坐熱呢,就要收拾東西跟著長公主北上了 。
她在家裡收拾著衣服包袱,聞谷生高高大大的個子,蹲在門口畫圈圈,眼巴巴地看向他妹妹,臉上表情糾結不已,他擰著眉毛,醞釀了半晌。
終於開口道:“寶兒,你真的要去嗎?”
“戰場一定很危險吧,阿爹讓我保護你,你要是出了什麼意外,阿爹會打死我的!”
“別去了寶兒,三哥不放心。”
“寶兒......”
他開啟了話匣子,就開始碎碎念,聞子吟終於抬起頭來看了她哥一眼。
隨口道:“你這麼擔心,不如你隨我去。”
聞谷生:“......”
最終聞谷生還是收拾了行囊跟在聞子吟身後,作為軍師的護衛,屁顛屁顛地上路了,寶兒不聽勸,他這個當哥哥的怎麼能不在寶兒身邊。
這一次東槐出兵史無前例的,軍中主帥和軍師都是女人,這一場戰役被後世稱為是兩個女人的勝利,也可以說是那個改變了東槐以後華夏民族的偉大人物的崛起之路。
有人評價說,這是史上最不按套路走的狀元了,這是唯一一位明明是文官狀元,卻在考上了狀元之後,從軍功開始發家,再結合日後她所做的那些事情來看,還有什麼是她不會的?
出發之前,傅清曾小心問過聞子吟,為何在殿試時,要逞強在皇帝面前下了那樣的軍令狀,表示做到讓百姓都吃飽這樣的艱巨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你應當清楚,即使你不說出這樣的話,憑著金榜小三元和□□的身份,陛下依然會很重視你的,為何要給自己找罪受?”
聞子吟看著宮道上的花叢枝夜有一瞬間的愣神,她淡淡一笑,輕聲道:“沒什麼呀,只是因為想做便做了。”
事實上並非如此,傅清的直覺和察言觀色是出色的,他知道聞子吟不是愛出風頭的,更並非傻子,為什麼要給自己出一道難題,必然有其原因的。
這個原因便是聞子吟想讓皇帝看到她,雖說她身上名頭很多,什麼大小三元,年紀小天才之流,皇帝很容易注意到她。
然而正是因為如此,歷來狀元都是被編入翰林院先磨煉幾年,翰林院雖說有首相過渡所之說,然而這所需要的時間太長了,聞子吟壓根沒有這個耐心去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