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如瀑,連續下了三天三夜,到第四日,終於停了。
二人等到第五日傍晚時分,洪水減退,下了山頭,解舟行去。
半道之中,見四處皆是成群的難民,倒塌的房屋,好不悽慘。
唐鈺心中擔憂阿蓮父女的安危,便向人打聽太平村的情況,卻聽人說太平村也漲了大水,小村落已被洪水漫蓋。
唐鈺聽了,渾身如中了霹靂,身子一軟,癱坐在船艙裡。
他自幼失去父母,數日來受阿蓮父女的恩惠,心中自是感動不已,那阿爹表面上雖然對唐鈺十分冷淡,但內心實已對他甚是喜愛,他心中怎會不知。
而那阿蓮,雖然眼盲,但卻心如明鏡,更是他心目中最完整、最美麗的女孩,他們倆雖然並沒有說過一句愛慕對方的話,可是,彼此間親切的體貼,深情的微笑,那不勝過千盟萬誓嗎?
唐鈺天性甚是淡泊,一生最大的希望就是手刃仇人,與妹妹唐婉團聚,尋找傳說中的仙靈草,使阿蓮重見光明,然後……然後帶著阿蓮父女,住在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
可是,如今呢?一生的美夢,算是完全破裂粉碎了……
唐鈺只覺胸中一陣火熱,接著一陣冰涼,他彷彿聽到了流血聲,那是心房在流血吧,他彷彿聽到了破裂聲,那是心房在碎裂吧!
他深深吸了口氣,反複吟道:“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
是的,在這個世上真是苦多樂少,除了生離、死別、絕望、痛苦,那還有什麼?
他只覺得在這一瞬間,世上一切都與他不再有關連了,他的思想進到另外一個世界。
於是他的心也變得輕盈,就如同天邊那輕薄的雲層,隨風蕩去……
“那兒沒有愁苦,沒有離別,只有歡樂——永恆的歡樂,遍地都是鮮花,漫天飛舞著彩霞……”
“那白欄杆上靠著一個美麗的姑娘,她託著頭,正在想念我,相思的眼淚,像一顆顆珍珠,滴在鮮豔的花朵上,那花開得更嬌豔了。”
他彷彿看見阿蓮那婆娑的淚眼,他口中喃喃道:“阿蓮,阿蓮,你別哭,唐大哥就來陪你啦!”
他正在如痴如醉,突然,背後有人推他一把,才驚破他的幻境,回頭一看,正是那撐船的老翁。
原來剛才他身體一軟,木槳落地,“砰”的一聲,老翁已被驚醒。
老翁點了一個火把,爬到甲板上,只見唐鈺神色大變,臉上沒有一絲血色,痴痴呆呆地坐在船頭,正想上前招呼,忽又見他臉露慘笑,臉色怪異之極,口中又是自言白語,再也按捺不住,是以推了唐鈺一把。
唐鈺一驚之下,思潮頓去,回到現實,他苦思今後的行止,但是心痛如絞,再也想不出什麼。
天色已明,他吩咐老翁順水劃回,返回太平村。
這順水行舟,確實快捷無比,不消兩個時辰,便到達岸邊。
唐鈺茫然下了船,不顧一切,奔入那太平村中。
此刻這名為“太平”的小漁村,已被潮水漲漫,完全掩蓋,只有屋前幾株稍高的梧桐樹,微微露出一點樹尖。
安寧地失去安寧,太平村已不太平!
官府救災的船隻,揚帆飄來,難民群一陣哄動,爭先登船。
唐鈺在難民群中,看遍每張面孔,也不見阿蓮父女,當時更肯定他們已遭大水沖走。
他萬念俱灰,心亂如麻,不願混在亂糟糟的難民中,他只想一個人清靜、孤獨的回憶,咀嚼昔日每一個小動作、每一句話。
唐鈺乘船離了小漁村,避開大道,專揀荒涼的山路,翻山越嶺漫無目的地走著,餓了便採幾根野菜充饑,渴了就捧一捧泉水解渴,倦了就躺在樹下看看夕陽,想想阿蓮那嬌美的面龐。
那山路連綿不絕,似乎沒有一個盡頭。
唐鈺已是心灰意冷,暗嘆道:“讓這山路的盡頭也就作為我生命的盡頭吧!”
他自暴自棄,行了幾日,身心俱疲,形容已是大為枯槁。
又翻過一個山頭,只見前面就是一條官道,通到濟寧,心中一驚道:“蘇姑娘就住在濟寧,我去看她一趟,再去看看婉兒,然後……”他自己也不知道今後的歸依。
唐鈺進了城。
他走過兩條街,見到一家黑漆鑲金的大門,門口站著兩個家丁,知是知府公館,便向前問道:“這可是知府公館麼?在下唐鈺,請問蘇蕙蘭姑娘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