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顧北寒著急,卻無能為力。這是人家的地盤,他沒有權利,沒有士兵,就算是有,也不能帶兵沖進皇宮。
李念遠在征途,就算是立刻趕回來也需要三五日的時間,而整個京城甚至皇宮都在南宮軒的控制下,到李念回來時,大局已定,什麼都來不及了。
南宮展親自帶兵和南宮軒的軍隊對抗,一直在苦苦支撐,由於實力相差懸殊,若是按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皇宮最多能守兩天,兩日之後,趙國難逃易主的命運。
然而,就在第一天晚上,事情又發生了轉機。
南宮軒的府上忽然失火,一場大火吞噬了整座王府,火起之時,南宮軒正在前廳和反臣們議事,而起火的地點,正是前廳,火勢很大,屋子裡的人發現情況不好之後四散奔逃,由於這場大火實在過於兇猛,而且府中不止一處起火,許多人都在逃跑的過程中葬身火海,包括南宮軒。
按照當時的情況看,這場大火一定是有人蓄意放的,而且有很周密的謀劃,可是情況緊急而且複雜,當時在王府的人又大多數喪命,沒有人知道究竟是誰放了這一把火,總之,這場鬧劇就這樣平息了,用一種很神秘的方式結束。
野心勃勃的南宮軒最終也只能帶著自己的野心離開這個世界,若是泉下有知,不知道他是否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尋找當時的真相,然而,那都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了,在這個世界上,或許不會再有人知道這場大火的真相。
得知訊息之後,國君驚魂未定,來不及悲傷,趕緊藉此機會重新部署了皇宮和京城的防線,處置了一批居心不良的大臣,同時重用了南宮展和他的親信。
正當趙國皇宮亂作一團的時候,顧北寒和慕輕音也在猜測著這場莫名其妙的大火的來源,弄箏公子的到來,直接將真相揭開了。
起火的時候,弄箏公子並不在南宮軒的府上,也正因為如此,他逃過一劫,若非這樣,在那樣混亂的場面下,即便是弄箏公子武功高強,也很可能受傷甚至賠上性命。而他不在現場的原因,並非因為有事要做,而是有人提前拖他辦了一件事,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是去街上買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東西,而這個讓他去買東西的人,正是千盈公主。
千盈公主沒能逃脫葬身火海的命運,而弄箏公子甚至懷疑這場大火的主使者就是千盈公主,在幾天前,千盈公主寫了一封交給弄箏公子,囑咐弄箏公子一旦事情有變,就將這封信交給顧北寒。
如今,人已經死了,這封信到了拿出來的時候,顧北寒展開信讀過之後,更加肯定了弄箏公子的猜測,這場挽救趙國於危難之時的火就是千盈公主放的。
千盈公主在信中說,她要為自己贖罪,從自己錯愛上不該愛的人開始,做了許多荒唐的事情,連累了很多人,惹起了一場戰爭,還差點兒害死顧北寒等人的性命,這一切的一切都該有個了結了,她自己犯下的錯,自己要想辦法償還,不惜一切代價。
要償還這一切,最重要的就是阻止這場戰爭,成功與否,南宮軒是關鍵。本以為在李念選擇主和的那一刻所有的事情就要解決了,萬萬沒想到南宮軒最後用這樣一種方式狗急跳牆。千盈公主急了,她沒有辦法,一介女流,手無寸鐵,想要神不知鬼不覺地阻止這樣一場戰爭,她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用自己柔弱的身軀和南宮軒同歸於盡。
她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先是在王府的飯菜裡放了些迷藥,又準備了引火之物,親自引燃王府的大火,連同她自己一起,消失在那一片火海裡。
看完信之後,顧北寒心中悲痛萬分,他曾經還想過把千盈公主帶回大楚之後如何安頓,如何讓她平平安安地度過餘生,萬萬沒想到,她最後竟選擇用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不過,這對於千盈公主而言也算是一種解脫吧,不必再受良心的譴責,不必再接受流言蜚語,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兩國的安寧。
按理說,千盈公主應該是兩國的功臣,救了趙國國君,也救了大楚的百姓,但是她所做的一切又不能說出口,畢竟作為異國公主,在別的國家王子府上放了一把火併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若是若幹年後,再有人拿這件事情做文章,挑起兩國的爭端,那便是罪魁禍首了。這一定不是千盈公主想看到的,所以,顧北寒和弄箏公子都保守了這個秘密,人們只知道,在王府的那場意外當中,有一位大楚的公主,和王府裡的大多數人一樣,沒有能夠從火海裡逃出來,丟了性命。
對於千盈公主的死,趙國國君也表示了慰問,並且帶上國書和許多禮品讓顧北寒帶回大楚。
過了幾日,李念撤兵,兩國和談,簽下盟約,互不侵犯。
趙國之行就此告一段落,顧北寒也算是功德圓滿,在幾乎沒有任何把握的情況下,巧妙地運用趙國兩位王子之間的矛盾,解決了一場戰爭,不費一兵一卒。
此地不宜久留,顧北寒還有許多事情要善後,他要立刻回到大楚,將趙國的國書交到大楚皇帝的手裡,具體事宜,還需要請示皇帝之後再做商議,所以,顧北寒很著急,計劃在拿到國書的第二天立刻啟程回到大楚。
在顧北寒立刻的當晚,南宮展派人邀請顧北寒到府上做客,並且只邀請顧北寒一個人,並且暗中說明不讓慕輕音同行。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邀請,顧北寒心裡疑惑,然而想到南宮展前些日子在府上和自己說的那些奇怪的話,顧北寒隱約覺得,自己似乎離真相又近了一步。
見了南宮展,經過一番寒暄,南宮展直奔主題:“王爺,你此番前來,幫了我大忙,王爺臨行前,我有一份大禮要送給王爺,算是報答。”
南宮展口中的大禮,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而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