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郎並不是莽夫,相反他處事粗中有細,莽中有穩。
他深知,與平常人交,共富貴易,共患難難;與天子交,共患難易,共富貴難。
權力和女人,是不能共享的!
明知紫菱宮中有節目,還硬闖進來,其實是想試探一下大成皇帝對他的態度。
這大半年來,大成皇帝威嚴日盛,已經與初相識時大不相同,張玉郎想知道,自己在他面前,還有多大的作妖空間。
拿捏住這個度,關係到他的身家性命。所幸,測試結果比較樂觀,眼下他在大成皇帝面前,還是很吃香的。
紫菱宮,偏殿。
紫妃側身趴在軟榻上,腰背繃出一個誘人的弧度,雙手掩面,玉肩聳動,悲聲切切啜泣著。
大成皇帝領著幾個小宦官走進來,大咧咧的坐在一旁,喚道:
“愛妃.....”
紫妃止住哭聲,抬起頭,淚眼婆娑的看過來。
“那是朕失散在外的兄弟。”大成皇帝解釋張玉郎的身份。
兄弟也不能瞪大眼珠子看嫂子啊......紫妃還是覺得委屈,埋下頭繼續啜泣。
這下,大成皇帝有些繃不住,只好說道:“他小時候受過傷,不能人道。”
言下之意,張玉郎其實是個太監,看一眼不打緊,紫妃又不是沒被太監看過。
“真的?”紫妃止住了哭泣,神色難以置信問道。
大成皇帝一臉不容置疑說道:“君無戲言!”
既然是被太監看了一眼,那就算了,一想到張玉郎是皇上失散的兄弟,還是寵信之人,兩人在皇上心裡的份量指不定誰更重要?......紫妃遂破涕為笑,揭過此事。
為了哄好愛妃而將張玉郎說成太監,大成皇帝在心裡暗暗說了句抱歉,而後便陷入了沉思。
偌大的朝廷,除了尹正德,能為國分憂解難的,眼下恐怕只有張玉郎一位。
此人能文能武,上馬可治軍打仗,並戰而勝之。下馬能安定時政,任何疑難時弊,到了他那就會迎刃而解。這樣能幹的臣子,即使不是他親兄弟,看了愛妃一眼,他也不會怪罪。
大成皇帝思維發散,朝著這條路延伸下去,如果是睡了他的愛妃......自己會不會雷霆震怒?
沉吟許久,大成皇帝得出了一個令他吃驚的答案――那就是不會因此震怒。
其中原因有三,一來他妃子足夠多,少一個也就少一個,無所謂。二來張玉郎的確能幹,眼下時局正亂,正需要他出大力,故而捨不得治罪。三來,張玉郎就像另一個版本的自己,有一部分寬以律己的因素作祟。
搞定了心有怨言的紫妃,大成皇帝回到御書房,會見了在此等候的張玉郎,共商大事。
這大半年來,大成皇帝親眼目睹了張玉郎隨軍平北原,滅趙泛。遊說涼州,奇兵定河西,率軍北征,南下蜀中選後等事,對文武全才的張玉郎愈發器重喜愛。
“陛下,這氣運鼎,臣就物歸原處了。”張玉郎將書桌上的氣運鼎往大成皇帝的面前推了推,道:“臣想知道這是何處之鼎?朝廷眼下還有幾尊鼎?”
大成皇帝拿起氣運鼎看了眼,嘆了口氣,臉上露出難過的表情:“不算這一鼎的話,朝廷.....眼下一尊都沒有!”
“怎會如此?”張玉郎震驚了。
如果氣運鼎所寓意為真,天下九鼎,朝廷一個都沒有,那豈不是要亡國?是了.....據真言大師推算,大夏本來氣運就到頭了,還有一年多就要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