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貓先是面無表情的瞅了他一眼,隨後露出一副王之藐視神色,豎起尾巴,大搖大擺走開了。
看情形,花貓確實能聽懂人言。
.......
長安府,皇宮,早朝。
大殿上氣氛凝重,大成皇帝端坐龍椅之上,盯著尹正德,沉吟不語。
後者拱手道:“微臣認為,此事不應過早下定論,還是再等等,說不定張參贊這會正在回來的路上。”
葬玉谷事件已經過了六日,可仍舊沒有收到任何張玉郎平安,閆家三位千金無事的訊息。這意味著什麼,眾人心知肚明.....禁軍統領嗤笑一聲,出列道:
“陛下,臣以為應該將此事儘早定論,再派使者前往蜀中選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凡是尹正德反對的,他就要擁護,禁軍統領眼神帶著嘲笑,望了尹正德一眼,正色道:“眼下,朝廷眼下該考慮的是借這件事達成與閆家聯合,以及用這件事為藉口,起兵肅清西北剩餘三個守節,他們離朝廷太近,有動機,有時間,更有能力破壞朝廷與閆家聯姻之事。”
尹正德沉聲道:“陛下,青河李通或許有動機破壞此事,但安西將軍阮猛與涼州守將贏七方,一向對朝廷秋毫無犯,即使上次朝廷聯合李通與贏西齊攻阮猛,阮猛吃了大虧,之後也不曾報復朝廷,由此可見,安西府對朝廷還存有好感。若是以此為藉口發兵安西,只會逼反阮猛,此舉不妥!”
尹正德說完,他身後一位官員出列,補充道:“陛下,可下旨詔安安西府,一可藉此試探阮猛底線,二來,萬一詔安成功。既免兵禍,又得安西,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尹正德身後另一位官員,也出列進言道:“陛下,臣附議。”
“臣等也附議!”
眾臣紛紛表態,不打仗,是他們樂意見到的,至於詔安人選,玩嘴皮子的事情,那就是他們擅長的事情了。
這些官員,說著說著就跑題了,朕明明討論的是葬玉谷事件如何定性,如何搜救張玉郎與閆家三位千金.......大成皇帝輕嘆口氣,道:
“著令陳忠和,速去打探葬玉谷事件最新訊息,一有訊息即刻上報。”
頓了頓,大成皇帝又道:“眾卿,誰願為使,前往安西府詔安?”
詔安之事,成則有大功,不成也無過失,是一趟穩賺不賠的差事。
思及此處,自認為有能力的眾臣紛紛自薦,一時間朝堂上嘈雜聲起,猶如鍋沸。
“肅靜,肅靜,咆哮金殿,成何體統!”
見大成皇帝眉頭皺起,御前總管太監連忙扯著破鑼嗓,將一頂大帽子扣下來,鎮住猶如菜市場裡買菜的百官。
大殿上安靜下來,眾臣各歸其位,等候大成皇帝點將。
這時,戶部尚書顧承出列道:“陛下,臣保舉一人,定能說服阮猛交出兵權,歸朝廷統轄。”
“哦?愛卿保舉何人?”大成皇帝來了興趣。
“臣保舉拙婿司徒鈞,他熟讀四書五經,長於辯論,精於談判,此去安西府,定能說服阮猛交出兵權,入京聽用。”
話音剛落,朝堂上登時譁然一片。
“切.....”
“老匹夫忒無恥!”
“舉薦自己的女婿,臉皮都不要了。”
顧承立在堂上,覥著老臉,彷彿沒看到,沒聽到百官的指點和非議。
顧承暗暗得意,他這一手雖然無恥,卻很是高明,在朝諸位都是四品或以上,年紀最小的也都三十多歲了。
顧承抬出女婿司徒鈞,有兩個優勢,一來,司徒鈞輩分小,年紀未滿三十。而殿上百官都是他的同僚,相當於一個輩分的,不好意思與一位後輩搶差事。
二來,司徒鈞的優點是長於辯論,精於談判。專業對口。
這差事,不出意外,定然是歸他女婿的了。
顧承精明,殿上百官也沒有一個不是人精,他前面的話剛說完,眾人當即想通了其中彎彎道道,故而才有群嘲一幕。
老匹夫,著實雞賊了些!
喜歡大夏小衙差請大家收藏:()大夏小衙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