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欠瑾從記事開始,就見過很多很多的惡意。
她對小孩們的惡意向來不意外,畢竟她信奉人性本惡,覺得人都要經過約束,才能控制住人類的劣性根。
在大多數人眼裡,孩子是天真爛漫的,是懵懂善良的。
寧欠瑾通常不對此發表評價,但總有些人,把這些濾鏡放在熊孩子身上。
這類人還有一個普遍的特性,雙標。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家孩子身上,就只有一句輕飄飄的“還是個孩子”,但要放在別的孩子身上,那可說的就多了。
“你這小孩有沒有家教?”
“小小年紀就嘴巴就這麼毒,長大了還得了?”
“哪個小孩兒像她這樣嘴欠手欠的。”
“這你都不懂?我看是你在撒謊吧。”
“才多大的孩子,怎麼這麼惡毒呢?”
……
這些話,寧欠瑾聽了好多年。
他們的雙標最能造成寧欠瑾心情波動的,也不過是那護犢子的行為。
她四歲上的一年級,高考完也不過十六。
平常人沒有那麼早上學的,偶然有上的早的都是五歲,可寧欠瑾自小聰明,幼兒園和學前班教的東西她早早就會了。
四歲的時候他們消失了一個月時間,回來就把她從幼兒園跳級塞進了小學校園。
那是噩夢的開端,儘管這一個月前後他們並沒有什麼變化,但寧欠瑾知道那一個月一定發生過什麼。
寧欠瑾用了好長時間才適應混在一群六七歲的孩子中間,因為她身體發育趕不上智商發育的速度,個子在班裡格外小。
可愛的小孩子很容易招人喜歡,但那個年紀的孩子們並不都有這樣的意識。
寧欠瑾在五歲之前都完全擔得上可愛這個詞,但這阻止不了孩子們的戲弄和惡作劇。
還有一些人,喜歡用欺負人這個辦法表達喜歡或者吸引別人的注意,或許五歲之前有人是懷著這樣的心態,到後來,就基本上不再有這個原因了。
她那個時候還不明白這些是因為什麼,但這種現象在五歲之後依舊存在,甚至更為嚴重。
後來她就懂了。
這些現象通常被歸結為小孩子間的玩鬧,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不會太關注,班裡也不止有寧欠瑾被這樣對待。
但是有寧欠瑾奮起反抗了。
寧欠瑾七歲的時候,班裡的孩子都普遍有九歲十歲了,她依舊是班裡個子最小的,也因為這兩年的經歷逐漸變得孤僻。
不合群的人總被當成怪胎。
那一次寧欠瑾沒有忍,她憑藉著超乎同齡人的力氣,以最小的個子和那幾個同學打成一團,好一會才被趕來的老師拉開。
這場架雙方都動了手,也雙方都受了傷,但他們沒有來,寧欠瑾就獨自站在辦公室裡,面對那群家長的指責和謾罵。
從那之後,寧欠瑾就一直聽到這樣的聲音。
成績再好也沒能讓這些聲音停止。
寧欠瑾讀的是普通學校,普通到差勁。
小時候她不明白這樣做的意義,高中被強迫著選了文科的時候她就懂了。
越是差勁的環境,越是容易打出天才的名頭。
除了人性,寧欠瑾再想不到什麼別的理由讓他們做出這些瘋狂的事情。
“過幾天好像是趙小然的生日?”
埋頭學習的寧欠瑾忽然問了淇單一個問題。
【我怎麼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