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不識字,故而先沒有發覺。
陸先生瞪了一眼巴音,罵道:“好好吃飯,識幾個字了不得了!一路上還不是巴圖照顧你吃喝,好好和人家學學!”
巴音吐吐舌頭,趕緊給巴圖夾菜,巴圖咧嘴呵呵的直笑個不停。
出蘭州,沿天水——寶雞一線進入關中平原,就到了陝西的地界。
陝西西安,古稱長安,13朝古都,現為清陝甘總督鄂昌總督陝甘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管理茶馬兼巡撫事,正二品銜)府邸所在。
在客棧住下後,陸光召安排巴圖和阿悌留守客棧,他囑咐巴圖,可以四處逛逛,但不許惹是生非。他另外僱了輛馬車,帶著巴音和阿成出門了。
路過陝甘總督衙門,巴音說:“這總督衙門和我們大汗的金帳相比,差多了”
陸光召笑笑,說:“有機會,你們去京城,看看清國的皇宮。才知道‘一山更比一山高’”
“陸先生不和我們一起去麼?”巴音問道
“我麼……”
阿成看先生不言語了,知道京城又勾起了他的回憶。
“先生,這邊男人好生奇怪,都剃掉前面的頭發,後面紮著辮子?”阿成轉而問道。
“哼!”陸光召冷笑一聲,說:“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為這頭發,可沒少起沖突。‘嘉定三屠’,死亡10萬餘人。清廷,管的嚴著呢!”
“10多萬人!只因為頭發?清廷,管的可真多!不像在咱衛拉特,咱們像以前漢人一樣束發,或是削短發、剃光頭都行”阿成說道。
“像漢人一樣……”陸光召默唸著阿成的話,接著問道:“阿成,你是要崇漢人的宗廟,還是要敬衛拉特人的圖騰?”
阿成愣住了,他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想了想,也不知該如何作答。
阿成是漢人,自小受戴詩曼、陸光召的薰陶,有漢人的習性;但在衛拉特長大,對那片土地、那裡的人也有著天然的親近,關於身份認同的問題,他確實難以作答。
馬車停在西安城東南的商業街的一家店鋪門口,掀開車簾,抬頭望見店鋪正上方的牌匾“日昇昌”。
這是一家錢莊,也是票號。在伊犁城的三大票號中,也有日升昌。在衛拉特與清朝間往返做生意,攜帶大量金銀頗為不便,商販們多用票號發行的銀票進行交易。
銀票分“官鈔”與“私鈔”兩種。“官鈔”由政府發行,清朝戶部發行的銀票稱作“官票”,後來又發行了“寶鈔”,二者合二為一,簡稱“鈔票”。後人便以“鈔票”作為貨幣的稱呼,來源於此。
各國發行的“官鈔”,適用於本地區,跨地區的交易並不適用,因而商人們更多的是使用“私鈔”,這樣無論是本地區,還是跨地區交易,頗為便捷。銀票隨到隨付,現金現銀立等可取,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幾家發行私鈔的信譽頗著的票號,隨著存款、放款、彙兌業務越做越大,經營地區越來越廣,影響力也越來越盛。
日升昌就是一家很有信譽很有影響力的票號。
關於日升昌票號的起源,有兩個說法。
一說闖王李自成敗走時所有的金子攜帶不便,便把軍中所有的金銀財寶寄存在山西平遙康氏的院子裡而去,後李自成不幸敗亡於湖北。康氏得此巨資,便把彙兌副業改為主業,特創票號,是以該票號老闆都是康姓。
這個說法,傳說的成分過於濃厚,因而第二個說法大家比較相信。
康熙初年,山西商人簡稱晉商),走南闖北,外出經商。因為地方不靖,運現困難,乃用彙票清算遠地的賬目,日升昌初為顏料鋪,兼營彙票,替人彙兌,後票號號試行成效甚著。乃改日升昌顏料鋪為日升昌錢莊,專營彙兌。
進入錢莊,隔著櫃臺,陸光召對立面的夥計說:“你們掌櫃的在不?我找他有要事。”
夥計上下打量了下他,看不是本地人,衣帽服飾也不像富貴人,便道:“我們掌櫃不在。再說了,掌櫃的也不是什麼人都見的”
聽這話,掌櫃分明就在的。陸光召笑了笑,遞上去一個玉佩,說:“你把這個遞給你們掌櫃,他就會來見我了”
夥計接過玉佩,仔細看了看,並不做表示。
阿成上前一步,也不說話,只朝櫃臺上丟了2兩騰格)銀子。
夥計頓時喜笑顏開,說:“諸位稍等,我去去就來”,然後招呼別的夥計給幾位客人看茶。
在僕從帶領下,大家穿過前廳,進入高牆大院後,來到中廳。門口兩根立柱,貼有一副對聯:
日麗中天萬寶精華同耀彩
升臨福地八方輻輳獨居奇
是祝福日升昌票號,旭日東升,繁榮昌盛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