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林丹汗無法置信,可號稱天下無敵的蒙古騎兵被明軍騎兵爆錘卻是實實在在,正在眼前發生著的事實。
所有韃子都想不到,這個世界上竟然有如此犀利的騎兵,在個人武力和兵力懸殊的情況下,竟然還能以弱勝強,且還是以碾壓的態勢,將蒙古騎兵錘爆,這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僅僅是第一次接觸而已,七千韃子就損失了近一千五百騎,明軍的胸甲騎兵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將韃子撞得七零八落。
須知道,蒙古騎兵在過去的四百多年間,可是一直以無敵天下著稱的,即使是蒸蒸日上的建奴,也是拉攏了蒙古的科爾沁部,這才得以和林丹汗的對抗中,取得壓倒『性』的優勢。
可如今,騎兵實力向來孱弱的明人,居然也能在原野之上正面壓倒蒙古騎兵,這讓蒙古騎兵的信心和驕傲,瞬間崩塌!
……
辛鄉堡城頭,幾乎所有人都沉浸在胸甲騎兵爆錘蒙古騎兵的暴力美學畫面中,無法自拔。
唯有孫承宗這個在武事上浸『淫』了半輩子的老行家感慨萬分的道:“陛下,若是胸甲騎兵可以在明軍中推廣,我大明從此再無懼草原人矣!”
“嗯。”朱由檢點點頭道:“胸甲騎兵雖非我大明獨有,但縱觀東方世界,確實唯我大明才有條件裝備,實乃對付草原異族的一大利器。”
胸甲騎兵起始於十六世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機關槍的橫空出世才讓胸甲騎兵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在戰場上輝煌了三四百年。
孫承宗還想再問問胸甲騎兵的情況,但朱由檢此時卻無暇多說,對傳令兵道:“傳令四千騎兵,跟上勇衛營,追殺韃子,擴大戰果,爭取把林丹汗留下來。”
戰場之上,戰機往往轉瞬即逝,既然胸甲騎兵已經將韃子騎兵錘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那麼後面的四千騎兵也不能一直作壁上觀,錯失徹底殲滅敵人的良機。
命令很快傳達到戰場上,明軍騎兵統領當即高舉指揮刀,大吼道:“全軍衝鋒,殺光韃子,活捉林丹汗!”
“殺光韃子,活捉林丹汗!”在胸甲騎兵的激勵下,後面的四千騎兵亦高聲吶喊起來,追隨著勇衛營開闢的道路,席捲而來。
……
勇衛營的胸甲騎兵們,在對沖之前尚有幾分疑慮,認為他們才訓練了半年時間,未必是蒙古騎兵的對手。
可直接交手之後才發現,所謂無敵天下的蒙古騎兵,只是紙糊的老虎而已,一戳就破!
到了此時此刻,勇衛營的胸甲騎兵們已經完全打出信心來了,他們無需使出多麼高深莫測的刀法,只是保持密集的陣型,將眼前的韃子一一斬落馬下就行了。
胸甲騎兵一往無前,狂飆突進,在他們的後方,韃子殘屍七零八落,鮮血將整片大地染紅了,甚至出現了由上至下流淌的溪流,最終在一些低窪地裡匯聚成了一潭潭的血河。
在他們的前方,昔日口口相傳,曾經吊打整個世界的蒙古騎兵,已經失去了往昔的光彩,在勢不可擋的胸甲騎兵面前,瑟瑟發抖。
他們不明白,在對沖之前,他們明明是明軍騎兵的七倍,可是發生接觸的時候,為什麼自己身邊的同伴越來越少,而對面的明軍騎兵卻如此之多。
當一個韃子憑藉著高超的騎術連續躲開明軍騎兵的馬刀,最後依然被第四個迎面而來的明軍騎兵一刀梟首。
當他的首級飛上天空的時候,可以看到他眼中仍然保留了不可置信的神『色』,他至死也不明白,明明自己這邊人更多,自己為什麼會落到以寡敵眾的境地!
這個韃子騎兵的遭遇,並非單獨存在的孤例,而是戰場上極為普遍的情況,在跟明軍騎兵交手的時候,幾乎所有韃子騎兵皆驚駭欲絕地發現,自己竟然在以寡敵眾。
而這,正是胸甲騎兵的可怕之處!
拿破崙戰爭時期的英國名將威靈頓曾說:“我們的一個騎兵中隊可以抵得過法國的兩個,但四個中隊便不及他們的四個,數量越多越比不上。”
當時英國騎兵向來以馬匹精良和個人技藝高超聞名歐洲,但上升到一定規模層級反而不如法軍的胸甲騎兵,這正源於雙方騎兵控制力的差距。
當時的法軍的胸甲騎兵,整個佇列被大量的軍官和士官牢牢控制,分為前排指揮、中隊主體和佇列官行列三個部分。中隊主體的四個部分又各有軍官控制前排,兩翼還有各自計程車官保證側翼的控制。以陣型為籠,以軍官、士官為鎖,有效防止了作戰中士兵的渙散和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