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官場上非常普遍,幾乎已經是大明官場上的慣例了,大官吃肉,小官喝湯,誰也不會說什麼。
不過洪承疇既然已經否決了這個提議,王天寶也只好按捺心中的貪慾,點頭稱是。
盧九德和洪承疇對過帳冊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將抄沒而來的財物押送回京,而是在一千勇衛營鐵騎的保護下來到固原,向陝西三邊總督楊鶴宣告崇禎對陝西秦王之『亂』的善後處理。
書房內,待楊鶴摒退左右,盧九德道“我大明藩王眾多,光是陝西一地便雲集了秦、韓、慶、肅四藩,四藩所佔據的田地便已佔據了陝西耕地的一半,反觀陝西百姓,腳下卻無一寸立足之地,這才導致陝西民『亂』不斷爆發。
雖然,秦王作死發動叛『亂』已經被朝廷大軍剷除,朝廷收回了秦王一脈所佔據的土地,但這還遠遠不夠,韓王、慶王、肅王所佔據的耕地,朝廷必須全部收回,發放給百姓耕種,以徹底解決陝西的民『亂』問題。”
楊鶴雖然平『亂』無能,但他卻是明末歷史上少有的同情百姓、流民的官員,聽到朝廷打算沒收藩王耕地,把封地發放給百姓耕種,楊鶴便打定主意支援朝廷的政策了。
他朝著盧九德拱拱手道“本官對陛下的決策自然是無條件擁戴,公公有什麼要本官配合的,請公公儘管開口,本官責無旁貸。”
盧九德詫異的看了楊鶴一眼,沒想到楊鶴竟然如此配合他,倒是讓他有些意外。
不過楊鶴既然願意配合,那完成陛下所交代的任務就更有把握了,盧九德自然不會拒絕。
他深吸了一口氣,緩緩的道“根據陝西廠衛的密報,陝西四藩多多少少都做過許多違法『亂』紀之事。
且不說起兵造反的秦王,其餘三藩之中,肅王許是地處偏遠人丁單薄的關係,惡行不彰,對百姓盤剝較輕。
可慶王、韓王卻是跟秦王沒什麼兩樣的一丘之貉,對百姓盤剝分外殘酷,只是因為實力遠比秦王弱小的緣故,這才沒有舉起反旗。
因此,陛下決議對韓王、慶王從重從快處理,而肅王,倘若他願意配合朝廷的話,陛下會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待肅王同意將田地無條件轉讓給朝廷後,陛下將召肅王入京榮養。
至於韓王跟慶王,則沒有回京榮養的機會了,陛下將以謀逆之罪處置韓慶二藩。”
“什麼謀逆這可是滿門抄斬的大罪啊”楊鶴未曾想到崇禎居然會如此處置韓慶二藩,驚得豁然站立起來。
盧九德卻淡然說道“楊大人無需太過驚訝,韓慶二藩謀逆並非咱家栽贓陷害,陛下若是要重重處置,嚴格說來肅王一脈也少不得一個謀逆之罪,楊大人且看三藩勾結秦王的謀逆罪證。”
說罷,盧九德從袖袍夾帶中取出三封行囊,遞給了楊鶴。
楊鶴半信半疑,接過行囊,開啟一看,眉頭猛地皺了起來。
半晌之後,楊鶴看完三封行囊,還是頗為顧慮的道“這三封行囊,以本官看來,說是勾結秦王委實有些牽強,可信中又隱隱表達了同氣連枝共抗朝廷之意,當真讓人難以判斷啊”
盧九德卻斥道“這有什麼難以判斷的,咱家且問你一句,秦王起兵造反是不是事實三藩寫給秦王的信件是不是有勾結的意圖若是,朝廷治他們一個謀逆之罪有什麼好說的”
“秦王造反”楊鶴恍然大悟道“沒錯啊秦王確實造反了,三藩也確實與秦王有所勾結,陛下若要治他們一個謀逆之罪,還當真是讓人無話可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盧九德點點頭道“楊大人明白就好,陛下只是重處韓慶二藩,放過肅王一脈,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
楊鶴應道“該怎麼做還請公公儘管吩咐,本官照做便是。”
見楊鶴如此上道,盧九德不由笑道“很簡單,楊大人只需下道命令,調撥六千兵馬給咱家使用,咱家先圍了甘肅的肅王府,威『逼』肅王舉證三藩與秦王互相勾結,謀逆叛『亂』,而後楊大人以此為憑,兵圍韓慶二藩,拿下韓王、慶王”
楊鶴身為陝西三邊總督,總督陝西、甘肅、延綏、寧夏軍務,權力極大,調派六千兵馬給盧九德只是舉手之勞。
盧九德點齊六千兵馬,連同一千勇衛營鐵騎,便直撲甘肅蘭州而去,將肅王府圍了個水洩不通。
肅王為人膽小怕事,寫信給秦王也只是防止秦王起兵造反攻打甘肅意圖自保而已,如今見欽差大臣盧九德率領七千兵馬將肅王府圍了個水洩不通,幾乎嚇了個魂飛魄散。
肅王沒膽子抗拒天兵,只得大門洞開,卸下武裝,以迎接朝廷欽差的禮儀將盧九德請了進來。
直到進入大廳之中,肅王許是見到自己身邊的人並不比盧九德少,便『色』厲內荏叫囂道“盧公公,本王敬你是欽差大人,所以才將你迎入王府。但你之前二話不說便將本王府邸包圍了起來,你是不是要先給本王一個交代”
對於肅王『色』厲內荏的叫囂,盧九德無動於衷,只是淡淡的道“交代咱家何需給王爺交代肅王且先看看這封信件再說吧”
肅王聞言頓時心裡一沉,隱隱有了幾分不詳的預感,但他還想保持大明親王的威嚴,故作懵懂問道“什麼信件你休要誑我”
盧九德不慌不忙,從懷中取出一封信件,遞給肅王。
完了
肅王一看到信件中那些熟悉的筆跡,當即撲通一聲,癱軟在地。
喜歡回到大明當崇禎請大家收藏:()回到大明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