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的這番長篇大論,徹底揭『露』了大臣們為何要極力反對朝廷開海及擴大海貿的深層次原因,將大臣們所謂的“與民爭利”、“有違祖制”虛偽藉口全都揭得一乾二淨。
原本還有心要反對崇禎擴大海貿政策的大臣們,皆縮了回去,既然所有反對意見都被崇禎剖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們再來老調重彈,便無異於自取其辱了。
即使向來是以東林黨核心自居的倪元璐、黃道周,也是一臉懵『逼』的神『色』。
誠然,倪元璐和黃道周一直自認為,他們是最純正的東林黨人,楊漣、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等東林先烈的事蹟一直鼓舞著他們。
他們始終認為,東林黨才是代表著正義的一方,任何反對東林黨的人和勢力,皆是邪黨;如果天子不重用東林黨,那麼天子便是寵信閹黨的昏君。
可崇禎的這一番話,卻深刻地揭『露』了以東林黨為代表的東南士紳集團,竟也是為了一己私利而阻止朝廷實施善政的利益集團,為此不惜攻擊朝廷,勾結倭寇。
這對倪元璐、黃道周而言,無疑是重新整理了三觀,以往的信仰出現了一絲鬆動。
更讓他們感到難堪的是,從朝臣們的表現來看,崇禎的這番長篇大論,很可能便是事實的真相。
東林黨強烈反對皇帝的開海政策,並非是他們口口聲聲說的“與民爭利”、“有違祖制”,而是為了一己私利。
“難道天啟、崇禎皆寵信閹黨排斥東林黨,並非是被閹黨矇蔽,而是東林黨持身不正的緣故?”
倪元璐和黃道周都不由搖了搖頭,以阻止自己再深思下去,否則越是深思,他們的三觀便不是出現鬆動那麼簡單了,而是很可能直接崩塌。
此時朝堂上第n次出現一片死寂的情況,朱由檢俯視群臣,氣勢昂揚的道“朕擴大海貿的政策,還有哪個反對?”
朝臣一片沉默,所有人都三緘其口。
“很好,無一反對,看來大家皆贊成擴大海貿。”朱由檢笑道“那麼,擴大海貿政策便順利透過,朝會結束後內閣馬上根據朕擬定的意見制定章程,不日立即實施。”
黃立極感到一絲難堪,崇禎越來越不重視內閣的意見了,不經內閣商議,便直接對內閣下達旨意,無疑是不尊重內閣的表現。
但情勢如此,黃立極只能硬著頭皮應道“微臣,遵旨!”
朱由檢滿意地點點頭,道“今日,朕罷免了一百多位官員,朝廷職位出現了大量空缺,是以,補全朝廷官員空缺便是當務之急。
多達一百多位官員的升遷補缺,吏部可謂是任重道遠,可自從周應秋罷官去職之後,吏部尚書一時間並無得力人選接任,暫由黃首輔監管。
雖然黃首輔老當益壯、經驗老到,但黃首輔畢竟要輔佐朕處理國家大事,長時間監管吏部並非好事,所以今天便趁著大朝會這個日子,首先解決吏部尚書的人選問題。
此外,錢謙益罷職後,內閣東閣大學士出現空缺,朕觀朝堂上有資歷、有威望、有能力的大臣並不多,朕以為大可將兩職皆選為一人,由一位能力出眾之大臣來身兼東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兩職。
敢問諸位卿家,可有合適人選供予朕乎?”
崇禎的這一聲詢問,終於讓整個朝堂活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