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人以天價把玻璃鏡賣到中國,中國的大匠們自然也想仿製一二,只是中國的大匠根本不明白化學為何物,全憑他們燒製琉璃的經驗去燒製玻璃,只能以失敗告終。
而朱由檢自後世而來,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他先是召集了大明燒製琉璃最為頂級的大匠,而後將燒製玻璃的幾種材料如石灰石、長石、硼酸、鹼石等告知大匠,由大匠們根據這些材料試驗配方比例,最終於上個月就燒製出了比較滿意的波瀾。
玻璃燒製出來後,朱由檢早早預備好的琉璃廠立即以流水線生產方式進行生產,僅僅過了一個月,玻璃工坊便燒製出了七百多塊玻璃鏡。
這七百多塊玻璃鏡就是擺放在地庫裡的西洋鏡了,甫一亮相,就差點亮瞎了黃立極和郭允厚的雙眼。
朱由檢笑道:“沒錯,這些鏡子就是玻璃鏡,只是這些玻璃鏡不是從西洋商人那裡買來的,而是朕的司設監工匠掌握了燒製玻璃鏡的方法,由司設監轄下的琉璃廠生產出來的。”
“嘶……”
聽到這些鏡子居然是司設監工坊燒製來的,黃立極和郭允厚都不由同時倒吸一口冷氣。
這些鏡子,比成年人還要高一些,鏡子為實木包邊,下面還有固定的底座,鏡子便是鑲嵌於底座之上,不用人扶,也能豎立起來。
黃立極和郭允厚忍不住走到鏡子面前,定睛一看,當即嚇了一大跳。
“這就是臣?”
“原來臣長成這樣?”
兩人都是頭一次從鏡中看清楚自己的模樣,忍不住收拾起自己的衣冠來。
“鏡中映照,臣之體貌纖毫畢現,此鏡堪稱人間至寶也!”
黃立極撫著一塊鏡子,連連驚歎道。
“陛下剛才說司設監已經掌握了寶鏡的燒製之法,豈不是說這些寶鏡可以源源不斷燒製出來?”
郭允厚身為戶部尚書,很快就從這大量的寶鏡中琢磨出它的經濟價值來。
“然也!”朱由檢笑道:“經過數個月的研究、燒製,我大明工匠已經徹底掌握了這種鏡子的配方,這鏡子相比西洋鏡,不僅更加晶瑩剔透,而且還更為大塊。
兩位卿家可以想象一下,西洋人運來的玻璃鏡僅僅是巴掌大小,市面上就能賣二三十兩銀子,人頭大小的梳妝鏡更是高達上百兩。
而我司設監工坊燒製的鏡子,卻比成年人還要高大,如果投入市場上架銷售,又該價值幾何?”
黃立極當即喊道:“這是無價之寶!”
郭允厚倒是先想了想,才道:“倘若寶鏡是獨一份的,當成稀世之寶來售賣,即使賣上萬兩銀子也不過分;若是當作奢侈品,每個月售賣十塊,每塊也能賣上千兩銀子;可若是當成商品來賣,每個月銷售幾百幾千塊,也就和西洋鏡一個價,估計每塊能賣個一二百兩吧。”
“啪啪!”朱由檢撫掌讚道:“郭卿家不愧是戶部尚書,經濟之道果然出眾。朕打算先建立一座鑑寶閣,拿出一塊最大塊最完美的鏡子當作稀世之寶來拍賣。
然後隔一兩個月便拿出幾塊成人高的鏡子到鑑寶閣拍賣,等過上一兩年,玻璃鏡越發普遍之時,再成千上萬塊地發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