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
在魏忠賢的示意下,懋德殿的大門開啟了,一群人瞬間湧了進來。
“轟隆隆!”
一聲驚雷,照亮了眾人的臉龐。
魏忠賢抬眼看去,發現張皇后目光冷冽的看著自己,眼裡有著不共戴天。
天啟三年,張皇后懷孕卻生下死胎,是她一生中最不能承受之痛,恰巧魏忠賢身邊的一位爪牙心腹偷偷告訴她,她之所以生下死胎,皆因魏忠賢和客氏聯手謀害的結果。
張皇后對此密告深信不疑,從此恨魏忠賢、客氏入骨,殺子之仇不共戴天。
然而張皇后卻不知道,那個密告訊息的太監卻是史上第一好『色』太監,其名曰陳德潤,因覬覦張皇后美『色』,天啟帝死後,此僚甚至直闖張皇后宮闈,想要來個霸王硬上弓,威『逼』張皇后和他結成對食。
張皇后最是端正不過,又豈會遂他之意?
她當即將之驅逐出去,然後立馬向崇禎告發,崇禎勃然大怒,一個腌臢不堪的太監竟敢肖想身份貴重的皇嫂?朕都不敢肖想啊,於是就把陳德潤這廝打發到孝陵守墓去了。
陳德潤如此齷齪不堪,他密告魏忠賢、客氏謀害張皇后胎兒的話到底有幾分可信?很難說呀。
須知道,張皇后的胎兒並不僅僅是自己的孩子,也是天啟帝的結晶。
天啟帝就是魏忠賢最大的靠山,謀害天啟帝的子嗣對魏忠賢來說有百害無一利,畢竟大明儲位規則天下皆知帝無子嗣,兄終弟及。
天啟子嗣登基還是天啟弟弟登基哪個對魏忠賢有利?
這個答案傻子都能分辨出來,魏忠賢又豈能不明白!
不提魏忠賢和天啟帝情同父子,退一萬步說,就算魏忠賢真有謀朝篡位之心,那也是挾幼主以令諸侯對他更為有利吧。
總之,從動機來看,魏忠賢怎麼也不會是謀害張皇后胎兒的兇手,這在現代人看,是極為淺顯易見的道理,畢竟但凡看過破案推理劇的人都知道作案需有作案動機。
可惜魏忠賢名聲太壞,得罪了全天下的讀書人,讀書人又偏偏掌握了史筆,所以魏忠賢在歷史上的罪名又多了一項謀害天啟子嗣!
看到張皇后向自己投來不共戴天的目光,魏忠賢不由為之一愣。
這在張皇后看來,卻是魏閹做賊心虛的表現,她膽氣不由為之一壯,疾言厲『色』道“魏忠賢,大行皇帝不幸駕崩,你卻秘不發喪,是何居心?”
英國公亦跟著怒斥道“魏忠賢你好大的膽子!大行皇帝曾留下遺詔,你為何不當眾宣讀?欲謀朝篡位耶?”
張皇后、英國公的接連詰問,讓渾渾噩噩的魏忠賢陡然清醒了過來。
他環視眾人,見夜闖懋德殿的人中,除了張皇后和英國公之外,竟還有黃立極、施鳳來、張瑞圖等閣部重臣。
這些大臣,不是和他魏忠賢一起,同被東林黨人打為閹黨的麼?怎麼他們也和自己作對?
此時魏忠賢才驟然驚覺,他的鐵桿心腹全不在身旁,向來前呼後擁的他,竟於如此關鍵時刻落了單,獨對一群惡意滿滿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