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君的回答很冷靜,讓可足渾太后無所適從。
“我呢?慕容偉呢?”
“成為庶人,但衣食無憂。”
“然後任由著你們宰割?”可足渾太后輕聲冷笑道。
“你去洛陽看看知道了,我在這裡怎麼說都沒用。對了,慕容恪是被大炮打敗的,那東西的威力,我覺得你不會想知道的。”
可足渾太后沉默不語,其實她知道是什麼打敗了慕容恪,因為她一直派人盯著那支大軍在。雖然不知道原理,但是……火炮確實很可怕,顛覆了她對戰爭的理解。
“你回去跟趙川說,我……願意開城門投降,走吧,我以後都不想再見到你了。”
可足渾太后厭惡的揮揮手,把一個黃『色』的布包著的東西扔給長安君。
那是玉璽!象徵著最高權力。
想來慕容偉跟可足渾太后,早想明白了這一切,長安君來,只是給了他們一個不算體面的臺階下。
“那……我走了。”長安君將手放在胸口,對著可足渾太后彎下腰行了一禮,然後轉身走。
寢宮裡傳來一陣陣的嚎啕大哭,如同夜梟鳴叫!
趙川和王猛大軍匯合於枋頭後,長安君勸說了宿衛軍統領可足渾常投降,慕容燕國再也沒有成建制的野戰軍可以調配,慕容偉和可足渾太后只得用有限的兵力固守鄴城。
兩日後,又是長安君孤身入鄴城,與可足渾太后一番談判之後,第二日清晨,鄴城東門大開,守軍開始排隊出城,將兵器交給周軍,隨後到早已搭建好的營地裡聚集,等候發落。
同日,趙川和王猛帶著大軍入鄴城,佔領皇宮,同時挨家挨戶的搜捕鮮卑權貴,漢人世家,將其統一安置在另一個俘虜營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時間鄴城內哭聲震天,風雲變『色』,不過都是些矯情的表演,因為根本沒死幾個人,周軍更是嚴肅軍紀,沒有打砸搶。
修整和甄別了三天之後,趙川帶著大軍主力,開始返回洛陽,與其同行的還有鮮卑層人物,包括可足渾太后,皇帝慕容偉,皇后小可足渾氏,及慕容家族的皇室成員,以及很多鮮卑貴族。
段氏,宇氏等一個都沒有走脫,幾乎被一打盡。
趙川命王猛帶著兩萬人馬鎮守鄴城,並以此為心,掠地黃河以北,建立都督府,王猛親任大都督,除了基本法令外,其餘事項可以便宜行事。
存在了幾十年的鮮卑慕容燕國,正式宣告滅亡,正應驗了那句“其興也勃也,其衰也乎焉”,彷彿一顆流星劃過兩晉時期的原大地。
十日後,趙川帶著大軍入洛陽,開始進行“審判戰犯”的活動。
手血債累累的劊子手被一一指認,其餘沒有被指認的,則是板子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以“罪民”的身份給予土地,在所謂“公田”裡勞作。
或者去礦井裡勞作,挖銅挖煤。
總的說來,被殺的人是少數,但沒被收拾的也是少數。
可足渾太后和慕容偉,被安置在洛陽城內的一處小別院裡,幾個下人,還有每月微薄的補貼,日子過得並不寬裕。
慕容恪被安置在洛陽書院,當了一位“名譽教授”,在書院新開的“講武堂”裡負責講解兵法要義,和夫人子女過得還算充實。
趙川用新的社會組織形式打散了以部落為核心的鮮卑人,慕容恪算有通天的本事也沒辦法反水了。再說,他好像很喜歡這樣的日子。
同一月,王孟姜平安產下一子,被趙川起名為趙理,其間意味不言而喻。
燕國滅亡,天下震動,一個月後,趙川再次出兵兩淮,幾乎是傾巢出動,多路分進合擊,一路收編流民隊伍,並地安置,如同大風捲落葉一般的擴大版圖。
穩如老狗的陳郡謝氏,在壽春終於坐不住了!
(本章完)
喜歡亂世逐流請大家收藏:()亂世逐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