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被西漢授九錫,後廢漢室建新朝。
曹操被東漢授九錫,其子曹丕建立曹魏。
孫權被曹魏授九錫,後叛離魏朝稱帝建立東吳。
士燮被曹操借東漢政府的名義授予九錫六佾。
司馬懿在誅滅曹爽及其黨羽後被曹魏授九錫,後其子司馬昭被曹魏復授九錫,其孫司馬炎建晉朝。
......
不需要繼續舉例了,接受九錫的人,後來都篡位了。這簡直是在做宣告,告訴其他朝臣,我打算篡位了,誰支援,誰反對?
這些都是巧合?你不信?
有反例在的。
《三國志·蜀書·李嚴傳》注引《諸葛亮集》雲:“嚴與亮書,勸亮宜受九錫,進爵稱王。”諸葛亮回答:“今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魏,坐自貴大,非其義也。若滅魏斬睿,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
李嚴建議諸葛亮加九錫,諸葛亮巧妙迴避。
以諸葛丞相的智商,他當然明白加九錫這是要做什麼。但諸葛亮沒有篡位的心思,所以拒絕了。
大家都是混“江湖”的,九錫加身,改朝換代就將進入倒計時。
郗超現在建議桓溫“加九錫”,其象徵意義已經是不言自明。
“主公加九錫,誰支援誰反對,一眼便知,若有不從,不如殺之。”
郗超嘴裡蹦出一句森冷的話語,彷彿那不是在殺人,而是在殺豬。
這還真是把桓溫給嚇到了!
“嘉賓,何至於此啊,如今局勢不穩,何不徐徐圖之?
鮮卑人也不會先打江左的,我們還有時間。”
桓溫的考慮是,江左精兵不多,士卒孱弱,要是再內耗,後果不堪設想。
“主公,快刀斬亂麻!趙川乃是一代人傑人傑,能人所不能!
一旦他統一北方,我們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現在是在跟時間賽跑,主公不要在意名聲,那些都是虛的。”
桓溫低頭沉吟不語,不過看樣子,似乎已經心動了。
“那...明日召集朝會,找個文臣提一下?”
郗超點點頭道:“如此最好不過,三辭三讓的遊戲還是要玩的。
孫綽估計會反對,但是由不得他了。”
從郗超殺氣騰騰的表情看,桓溫突然有個錯覺,這一趟郗超回來,好像......有些沒自信了。
以前他並不像現在這樣急牽
“嘉賓可是有什麼心事嗎?”
看著自己的謀主都有些喪氣,桓溫低聲寬慰道。
“趙川此人,有勇有謀,如今羽翼豐滿,已經尾大不掉不能再給他時間壯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