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有婢子端來松子蜜糖酥、核桃卷、水晶糕,最後還有一隻八寶攢盒。
國公府裡的吃食點心,要比糕點鋪子裡的精緻許多了。
“阿琬,我常聽祖母提起你,誇你心靈手巧,”鄭菡娘指著自己百合髻上的金簪,“祖母說這就是你制的,我很喜歡呢,祖母送我後,我就一直簪著捨不得換下。”
雖然來過國公府許多次,可華琬是第一次被同輩招待,侷促地靦腆笑:“菡娘會喜歡就好。”
華琬很想說那套嫁妝頭面才是真真好看,可未到鄭六娘出嫁,鄭老夫人是不會拿出來給鄭六娘看了。
“阿琬,別拘著,你嘗嘗這松子酥。”鄭菡娘將糕點端至華琬跟前,未免尷尬,鄭菡娘打算命婢子送些小玩意過來,問道:“阿琬,你可喜歡下棋或者鞭陀螺,還有九連環、魯班鎖甚的,可有阿琬喜歡玩的?”
華琬搖搖頭:“我不會下棋和打陀螺,九連環和魯班鎖原有玩過,可解不利索。”
“那阿琬有甚喜歡的。”鄭菡娘未嘲笑華琬,仍溫柔地問道。
華琬想了想,她現在就喜歡畫花樣兒和制首飾,其餘就是同小陶在院子裡玩鬧,六娘子這般溫淑有涵養,她總不能拉著六娘子蹲花園裡鬥草了。
華琬看向鄭六娘:“我會畫畫兒,要不我為菡娘畫幅肖像吧。”
鄭六娘眼睛一亮,“阿琬能畫人物,好生厲害,我這便讓婢子伺候了筆墨。”
“不用的,只要一張麻……藤紙便可。”華琬從腰間系的小荷囊裡掏出一支炭筆,她想用麻紙,可琢磨鄭六娘應該沒有那玩意兒了,這才改了口,“平常我都用炭筆畫花樣子。”
鄭六娘頗為好奇,親自替華琬將藤紙平鋪在亭內的桌案上。
鄭六娘以為華琬會像畫師般,讓她坐在某處一動不動一個時辰了,不想華琬握起炭筆,便頭也不抬地在藤紙上塗畫起來,小半時辰過去,藤紙上出落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側身站在銀槐樹下,微風撩起她額角的發絲,姿態優雅,神情恬淡。
鄭六娘面露驚喜,候在一旁的婢子亦好奇上前相看,驚嘆道,“畫的真像六娘子!”
塗抹完了,華琬將畫作捧於鄭六娘,“不能登大雅之堂,還請六娘子不嫌棄。”
“將我畫得如此好看,哪會嫌棄,我一定好好珍藏。”鄭六娘欣喜地左右仔細看,畫中人兒容貌清麗,氣質婉約,鄭六娘覺得比她照鏡子時還要好看了。
雖非筆墨所染,不能與大家名作相比較,卻是極合她心意的畫作。
鄭六娘對華琬是刮目相看,彼此間的陌生感散去許多,聊得也愈發興起,不知不覺又過去一個時辰,陶學錄過來庭院尋華琬,要帶她回工學堂了。
鄭六娘依依不捨地牽著華琬的手,想留華琬在國公府陪她一塊用午食。
華琬解釋道:“小陶一人留在置物房,嬸娘和我都不放心,以後有機會,我再來尋你。”
鄭六娘亦不會強人所難,“嗯,我還想教你下棋呢,下次你將小陶一起帶來,能玩久一點兒,對了,阿琬,過些時日瓊林苑會辦牡丹宴,你陪我一塊去吧。”
早年牡丹宴鄭六娘皆是一人無趣地坐在幛房裡了。
提及瓊林苑,華琬想起那摸了她小手的甄大人,臉微微一紅,如實道:“我還不能答應呢,如果牡丹宴在凝光院甄選之後,我再陪你去可好。”
“好,一言為定。”鄭菡娘歡喜地撫掌。
亭外又傳來陶嬸娘喚她的聲音,華琬忙同鄭六娘告別,尋陶學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