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無功不受祿,對於王向忠的慷慨捐贈,魏三爺並沒有領情,反而看起來有些生氣。
要知道,魏三爺可是一向溫文儒雅,極少動怒的。
錢,有人愛他如命,卻也有人棄他如草芥。
拿著魏三爺寫好的文書,王向忠回到家裡面之後,將兩份文書的其中一份貼在了客廳正衝著門的牆上,然後將另一份給了王錚,讓他送到泉城鄭雪靜孃家,也在同樣的位置貼上。
結婚的日子看好了之後,就需要將寫著男女雙方生辰八字、入門時辰、拜堂時辰以及忌諱屬相的婚貼文書貼到客廳顯眼位置的牆上。
這是老傳統,許多地方還在堅守,不過也有很多城裡人圖方便,或者說也不知道這些老傳統。
古時候對於女孩子有個稱呼,叫“待字閨中”。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還沒有跟別人訂婚,沒有訂婚也就沒有訂婚文書,也就是等待立字訂婚的女孩的意思。這個稱呼和年齡無關,有的女孩三四歲就“已字”了,而有的十三歲還“待字”。大多數的情況,“待字”之後,等到女方十六歲了,男方就抬著聘禮來商量結婚的日子,準備結婚了。
在古時候,結婚的流程非常繁瑣,光字據就需要立四次。
當然了,從文學作品上面我們看到的結婚流程肯定是富人家的風俗,窮人家肯定沒這麼講究。
王錚猜測,估計以前窮人們的結婚流程,和現在桃花嶺村的風俗也差不多。
王錚和鄭雪靜結婚,是魏三爺合的功,要忌諱三個屬相,分別是屬猴的、屬羊的和屬蛇的。
意思是結婚那天,這三個屬相的人要回避迴避,不能讓新郎和新娘見到,如果見到的話會不吉利。然後等到新郎新娘拜完了天地之後呢,才可以讓他們見面。
不過,有些時候有些客人又無法迴避,然後也有解救的辦法,就是用紅布將桃木枝和硃砂包一個一寸大小的小包袱,揣在懷裡面就沒事了。紅布、桃木、硃砂,這三樣東西,民間認為都是可以辟邪的。
王向忠將家裡這邊的風俗跟王錚解釋瞭解釋,然後就讓他去泉城找鄭輝了。
鄭雪靜這一次沒有跟著一塊兒去,因為王斌現在離不開他。
而有老大哥王斌帶頭叫鄭雪靜媽媽,其他的弟弟妹妹也都很開心得接受了這個媽媽,他們一直沒有媽媽,都盼著有一個媽媽。
古時候將寧要討飯的娘,不要當官的爹,是很有道理的。
王錚整天在外,哪有時間關心自己的孩子們呢?
王錚到了泉城,鄭雪靜孃家,便將婚貼文書交給了鄭輝。
鄭輝看到之後皺起了眉頭,他說自己不知道結婚還有這樣一套東西。
三里路變風俗,十里路改鄉音,這也正常。
全國大多數地方都是年初二走孃家,然後王錚家鄉所在的大寨鄉,甚至於說整個鋼城縣,都是年初三回孃家,然後年初二呢,有個重要的風俗,叫做送家堂。
送家堂這個風俗在很多地方就沒有,有許多地方過年有給祖宗上墳的習慣。
鄭輝也覺得很心想,便問王錚這個風俗的注意事項。
王錚說也沒什麼,反正上面寫的接親、入門、拜天地的時辰都能看懂,到時候別耽誤了就行。另外的,就是主要要注意這個忌諱的屬相。因為結婚那天,女方還要來兩男兩女送閨女,所以這個人選方面一定要回避那三個屬相。
這是風俗,至於說他有什麼科學道理,誰也說不清楚。但是你要說是隨隨便便得不當回事,那麼事情辦完了之後心裡總是有個疙瘩,可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