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工人兩天的時間才把全套的木製榨油裝置運到桃花嶺村,然後王錚讓趙方路在吳家峪子那邊騰出四間房子,就按照大寨村老油坊的設計,立刻開始請工匠忙活起來。接著,王錚又花錢請來了大寨村原先的榨油工人,成了王家總公司吳家峪子生態農業分公司的技術顧問,指導工匠們施工,負責裝置的安裝。
這些工作交給趙方路負責,而王錚他們全家,在1996年農曆7月24日這天,隆重的迎來了奶奶八十大壽的好日子。
在王錚的奶奶這一輩人裡面,由於年輕的時候都捱過饑荒,又下過大力,所以多多少少地都烙下了病根,平均壽命要遠低於王錚父母這一代。
一般情況下,像王錚的奶奶這一輩人,到了五十多歲,就可以算得上是老頭老太太了,跟前的子女又多,大多就已經不參與農活了。到了快七十歲以後,基本上那些老頭就整天揹著個小馬紮,提著菸袋哄孩子了。而像老太太們,因為大多都小腳,所以許多也就出不了門了。
王錚的奶奶算是身體好的,自理沒有問題。有時候王向忠夫婦倆都有事情,照顧王寧的任務落到奶上,全家也都很放心。
王錚奶奶八十大壽,一大早,王家在公司大門口前面的空地上搭了戲臺子,然後上午八點半,這大戲就開鑼了。
天氣比較熱,王家在蓆棚前面的看臺上搭了一個大型的涼棚,讓來看戲的附近村民得意不至於不舒服。而且,王家無償給前來看戲的人提供綠豆湯喝,就更加貼心來。
這大戲一開鑼,不少聞風而動的戲迷就各自搬著馬紮來了。
桃花嶺村喜歡看戲的人不少,像王錚的祖輩這一代,幾乎都是戲迷。然後像王錚的父輩這一代,十個人裡面也有五個是戲迷。
八點半,蓆棚前面的涼棚裡面已經坐滿了人。
王錚的奶奶看戲的位置在涼棚的中間,王家專門用木頭搭了一個稍高的看臺,然後王向忠專門安排自己的妹妹王向華陪著母親看戲。
上午十點不到,王錚的大姑、大姑父、大姑家的表哥、二姑、二姑父、二姑家的表哥再加上本村的三姑夫崔成海便都來到了王家。
然後王錚的三姑王向華負責哄孩子和陪著王錚的奶奶看大戲。
大姑、二姑和王錚的母親則忙活著包水餃。
而王錚的大姑父胡立海、二姑父沈英、三姑夫崔成海和父親王向忠,則在客廳的茶几上面打起了撲克。
王錚看著父親他們四個打升級,而自己和大姑父家的表哥胡強和二姑父家的表哥沈悅無事可做,便嚷嚷著非要一塊打夠級。
打夠級需要六個人,而現在七個人,然後王錚提議讓自己和胡強、沈悅三個一夥,挑戰胡立海、沈英和崔成海他們三個,直接把父親王向忠給涼到了一邊。
王向忠知趣,便在一旁看起了熱鬧。
打夠級要比打升級可熱鬧多了,三個小輩打起牌來氣勢上一點都不輸三個長輩。
不過打牌這東西,運氣的成分很重要,一個不怎麼會打牌的,要是來一窩子2和王,然後再帶上一大把jqk什麼的,對面的再是個高手,也得跪不是。
王錚他們打的熱鬧,王向忠看得也熱鬧。
一家老少從上午十點開始打牌,然後一直到十一點的時候,忽然王向忠的電話響了。
一接,說是照相的來了。
為了給奶奶慶祝八十大壽,王家不但請來了戲班子,而且還從魯鋼電視臺請來了專門的錄影的和照相的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