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芬彎腰撿起筷子,王向忠擦著額頭的汗,兩個人一塊看著王錚。
而王錚的記憶,已經回到了前世的93年秋天。
那一次,大寨鄉中心小學捐款,全鄉有點名氣的富戶都被下了通知要到大寨鄉中心小學所在的大寨村大集上捐款。而且,鄉教辦為了壯聲勢,從各個學校的三年級裡面選拔了一部分學生在中心小學大門前面的廣場上進行文藝表演,而王錚也有幸參與了那次表演。
那次捐款,桃花嶺村一共有四人捐款一千塊錢以上,分別是南河沙場老闆馬煥華兩千、桃花嶺建築隊隊長楊世龍一千五、村長馬煥昌一千和在大寨村搞木材批發的吳福明一千。
當時自己的父親王向忠也捐了三十塊錢,但是比不上那四戶捐款過千的人風光。
不過,桃花嶺村總體上來說還是比不上區位優勢更明顯,更財大氣粗的大寨村的暴發戶們。
那一次,捐款最多的當然是大寨鄉名氣最大,也最有錢的廢鐵商人吳友富了。他捐了四萬,然後大寨村還有另外四戶捐款一萬的。可以說,王向忠捐款五萬,肯定要拔得頭籌了。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寨村緊靠著魯中鋼鐵廠,有一部分人靠著收廢鐵給魯鋼送,發了財。據說這個吳友富,92年一年就賺了五百多萬。
吳友富名利雙收,捐款之後過了不久,魯中市農村信用社裡貸款任務無法完成,便到吳友富家裡面做工作讓他貸款。不過,這送到嘴邊的肥肉吳友富卻根本沒打算嚥下去。為什麼?因為貸款利息太高了,一年期的貸款利息是一分二,沒有好買賣,根本沒有人敢貸款呀。農村信用社的人把那次捐款大戶的名單挨著跑了好幾圈,才勉強將兩千萬的貸款給放下去。而吳友富一個人,就拿下了一千萬的貸款。
這樣的好事,王錚會放過?
至於說賺錢的買賣,王錚閉著眼睛都能列出一本大演草。
不過,看得出來,王錚的打算遇到了王向忠夫婦二人極大的反對。
“兒子,咱們是不是有點燒包呀?”
王錚笑著擺手說道:“不燒包,支援教育事業嘛。”
“五萬塊錢!這也太多了吧?”
“五萬塊錢存到銀行裡面,一年的利息都有五千多呢。”王向忠額頭豆大的汗直流。
王錚叉著腰,一副指點江山的架勢。
“爸,咱家蘋果園今年賺六七十萬沒問題吧?”王錚給王向忠算賬。
王向忠點點頭,他一直關心著蘋果的行情,今年的蘋果行情雖然沒有去年時候的火爆,但是因為蘋果園今年的產量又提高了,所以賺七十萬還是有的。
“今年能賺七十多萬。”
吳秀芬一聽說自己家的蘋果園要帶來七十萬的利潤,又有些激動地高興起來。
“冷庫這邊,你和俺小舅忙活這半年,我看也有至少四十萬的收入。”
王向忠聽了兒子算的這筆賬,明顯有些驚訝。
“這麼多?”
“絕對會有這麼多,你想想,現在的青菜水果才多少錢?到冬天的時候多少錢?咱們現在收購蔬菜水果冷藏起來,可以說是一本萬利呀。”
王向忠點點頭,說:“那咱們家今年豈不是要收入一百多萬?”
“咱們一年賺一百多萬,捐出去五萬塊錢蓋教學樓,多麼?”
王向忠皺了下眉頭:“照這麼說,還真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