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上午先是個恢復跑,四千米20分鐘跑完。尤墨小腿上捆著兩個四公斤的鐵砂袋,很輕鬆的邊跑邊聊。
鐵砂袋是老爺子自己做的,形狀跟護腿板似的,後面用兩根帶子固定好,前面看著也不彆扭,不像自己買的沙袋,一綁在腿上就鼓鼓囊囊的,被隊友們笑話了好幾回。
盧偉也覺得自己體力有長進,這專業隊的訓練雖然不是很科學,但還是比打野球的時候要好的多了。這一階段就是體能儲備,十多天以後的比賽密度很大,基本是三天一場,三場小組賽加三場淘汰賽半個月就要打完。也虧著少年娃們恢復能力強,不然六場比賽打滿的話不死也脫層皮了。
這也算是國內足球的特色了,雖然沒有市場化,卻很有掙錢的意識,反正門票是免費的,也沒電視轉播收入,那早點打完就能省下不少開支。
比賽質量,運動員的身體承受能力,這些東西暫時沒人考慮。以後或許有,但也就最頂層的職業聯賽可能出現這方面的考慮。
青少年隊比成年隊的比賽成績好,就不是偶然現象了。
很多小運動員都有被過度壓榨的現象,過早的專業化訓練讓成績出的很早,後面就一直走下坡路了,直到帶著一身傷病退役。
樊指導算是不錯了,一直在培養這些少年們的興趣,沒有刻意的追求成績,也就沒有在力量,體能這些比較容易佔便宜的地方下功夫。
但是有人不這麼看,一隊體能教練孫永康一直頗有微辭,本來就覺得過來支教有些屈才,又看見這麼鬆鬆垮垮的體能訓練,更是氣不打一出來。
和女足比賽後他就找方主任彙報了這一狀況,直言體能訓練才是出成績的重中之重。
方主任也是運動員出身,游泳隊水球隊都待過,平時也愛上場和隊員們踢著玩。聽完彙報後結合自身體會,就格外上心這個事情了。
“老樊吶,你這個體能訓練要抓緊,上次比賽有好幾個抽筋的,這狀態拿到比賽裡很難出成績了。一隊的小孫這方面不錯,我看可以按他的方法試試。”
樊指導面無表情,點了點頭。
孫永康面帶微笑,侃侃而談:“現在追加力量訓練用處不大了,時間太緊。不過最後這十多天,衝刺下體能還是很有效果的。”
————
這其實也是國內體育的特色了,領導的意志無處不在,只要能把握領導的心思,要權給權,要錢給錢,要人更沒問題。
體能儲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慢慢增加運動員的耐受能力,才不會讓運動員幾下就被掏空。所以訓練量的把握就很重要了,需要對每個隊員都有著細緻的瞭解,甚至制定不同的訓練內容,才能穩定有效的提高運動員的體能。
少年們很快就覺得不太對勁了,20分鐘慢跑完了休息五分鐘就是30米的折返跑,十組,每組間隔兩分鐘,兩人一組,落後的還要加跑兩組。
一旁還有領導在看著,體能教練在催促著,氣氛就更緊張了。
李宇天很享受現在的訓練內容,他的體能一直是最好的。看著那幾個累的像狗一樣喘著粗氣直不起腰的隊員,心裡更覺舒坦。他雖然不清楚今天為什麼會這麼練,但隱隱能感覺到,畢竟體能教練是一隊的,和哥哥的關係一直很好。
一場比賽抽筋兩次的傢伙,看你到時候怎麼上場打比賽!
此仇不報非君子,但這麼輕鬆就報了,也實在有些不過癮。
還得給他加深點印象才行,讓他知道這裡誰說了算!
————
盧偉看著身旁,和自己一同起跑的李宇天得意的笑容掩飾不住,眼神裡的挑釁意味更是明顯。
很囂張嘛,這是看準了自己體能不好做下的安排?
姚廈也累的夠嗆,他的速度快爆發力好,耐力卻一般,這種間隔很短的衝刺實在不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