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瘋魔不成活,原來不知不覺我已經走了這麼遠,大概我這種人天性就是如此,容易鑽牛角尖。
娛樂的人心,越瞭解越膽寒,各種人心,想想小學生曾經那麼仰望的相信。
這不是把人當猴耍嗎
金庸的鹿鼎記寫到最後,韋小寶一個通吃侯,真是說明一切。
想想,倒覺得無趣,人生短短數十年,什麼衣冠楚楚,在時代的大潮前也只是固步自封。其實也沒有什麼意義。
個人在環境前的無力,也是無可奈何。
正如環境在時代面前表現出的可笑。
眾生芸芸,人海茫茫,江山如畫,築草為城。
個人寫手的努力在環境面前其實也是微不足道。但這種無奈也是必然的掙紮。
說到底,塵世一小民,宇宙間一生命,曾經存在,燦然消逝,的必然而已,世界上那麼多人,缺了誰地球一樣轉。說到底人心侷限於一定範圍,就是未來被侷限在了一定範圍內,無意義的存在,無意義的消逝。這樣的生活,其實也很乏味。
到最後,只剩下,從生存和生活之間選擇而已,滿大街的人,哪有什麼必須要我,或者必須要你的存在?
這種時候,人不免就變成俄羅斯舊小說裡那種虛無主義者。
反正一切都沒意義,包括小說在內的娛樂業也是用來調節人的情緒的娛樂工作,最多順便教化一下人心。個人在這個遊戲裡也只是尋求一份生存而已。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小市民的生活,只剩下在賺錢和在花錢之間。
小小的城市,小小的我,來去無意義的消逝的餘生,各種人穿過生命,可能存在,可能消逝,到頭來,只剩下無意義的虛無。
大概就是這個時代的人的命運,如同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感受的世界。又如曹雪芹雪夜書紅樓,原也只是一支禿筆記生平,無我無相,無可無不可,痴了,吃了,因為痴了,所以吃了。。。。。。
據說倪匡在別人問他為什麼寫作的時候說了句大實話:“因為別的他不會。。。。。。”
說到底複雜的社會,其實也懶得參與,小市民的餘生也只是混口飯吃,安享晚年罷了。
中國的智慧,總歸於佛與道,佛家修心,道家養身,總歸色空看透,年紀大了,就歸於健康養生,原是如此,簡單人生,如聽莊周。仰望星空,寄情天地,自然心胸開拓,不複茍且。這也是中華千年傳承的文化智慧。
這個世界的遊戲,髒漢臭唐,你唱罷我登場,千百年來也其實只是一套戲曲,原也無關我等看客的事情。遊戲的規則,看透莫說破,觀棋不語真君子,數十年悠悠,得了,你給俺一口吃食,俺給您喝一聲大彩,所謂人生,無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