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虛度,紅塵滾滾,也沒其他事情幹。
君擇臣,臣亦擇君,你對經濟運作有用,經濟體系就需要你,倒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從小孩到老人,小孩讀書腦子格式化,老人暮年走上終點,人一輩子就這麼過了。有成就,沒成就,也只是過眼雲煙。人山人海,上學上班,考試吃飯,按部就班,如同一個系統的秩序,突然跳出秩序之外,就會有些無所適從。說起來,人類能做的事情的模板,也相當有限,人的意識形態,包括小說,也往往走不出桎梏。
==========
你赤裸裸來到人間,除了經營腦子,其實也沒其他可以讓你被人辨識的特徵了。
================
在日常言語的範疇內,總是不能滿足思維的需要
所以需要一種超越日常的終極價值
或者說宗教
只是傳統宗教未免過於簡陋原始
所以寄託於哲學
哲學之中,又重點關注科學哲學
========
若有名為科學的宗教
大概可以解脫
=========
人是奇跡之主,再複雜的系統,都會有人建成,先有馬恩,後有斯貓。
就這點來看,人可以做的事情倒有很多。
數千年來,分久必合,帝王將相,在地圖上指點,下面小兵就要拼命。二十年縱橫間無抗手,亦是豪邁。難怪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就如學經濟一定看股市一樣,未必要下場,但有什麼比看大盤更簡單清楚的瞭解經濟形勢的方法?
說到底,碼字也好,股市也好,程式也好,都有共同點,切入點容易,有電腦有網路就行,都是為了不甘寂寞,怒刷存在感,指點江山或者懷才不遇?也是人之常情。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大時代的浪潮下,不管你原來是什麼位置,都會被席捲的洶湧而去。
難說的很。
說些空泛的話最簡單且沒營養,真正有市場價值的反而是繁瑣而難以忍受的專業細節,不管做什麼,哪怕碼字也是如此。
說到底,還是要腳踏實地最踏實,“板凳坐得十年冷,一朝成名天下知。”
用心學習分析資料,能掌握大量實際的能力,比如房價變動,關注幾年規律,就算不做中介,也可以自己買房不吃虧。股市的波動留心幾年,就算沒能力自己選股,也能看出幾個真正給力的基金的業績,之前也有金融公司招人做客戶經理,說白了就是想辦法搞定銀行的基金顧問,顧問收了好處,才給你推薦的基金,呵呵。更大的層次,瞭解了經濟形勢和規律,對創業和工作選擇,都有幫助。這種知識,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一般用不到,但用到了,都是大事。無非用心罷了。
炒股和碼字一樣,需要長年的研究規律,還需要長年的關注行情,就算這樣,還需要天賦和理性思維。就趣味性來說,碼字要有趣的多,
一切規律都是機率,都是數學,你剔除了所有可能失敗的選擇,剩下的就是最大成功的機率。劉德華在《賭俠1999》裡就是這麼賭馬的,剔除瘦的,病的,弱的,剩下的再計算自己能承受的勝敗率,分幾分投資,總的來說,能獲得的回報。機率上說是這樣的,道理很簡單。
然則巴菲特的長期價值投資理論人人知道,但現實裡大多股民都想著撈短線,都知道有莊家為坐莊,於是就想跟風在後面撈幾倍的利潤,因為貪心,所以反而成了莊家的送錢隊長。金融是個零和遊戲,沒有這些人接盤送錢,莊家再坐莊也賺不到錢。據說有“溫州幫”臭名昭著,還有《子夜》裡原始的股票買賣交易內幕。解放前上海金融市場發達,常凱申就當過十年股票經紀人,雖然最後沒有發財,和畢竟跟商場,青幫的人混了臉熟,後來派上用場。後來解放後陳毅當上市長,還打了幾場經濟戰。)那些k線圖,分析圖,無非就是想從蛛絲馬跡看清資金的流動向。不過純粹的盤面分析外,肯定還有各種盤外招,資訊戰,心理戰,複雜的很。莊家和散戶,資訊,技術,人力,裝備,資源,都不成對比,散戶基本就是被莊家耍的,就是賺點錢,機率和去玩老虎機也差不多。我很多年前看《金融帝國》,荷蘭就有鬱金香危機,清末就有橡膠股票事件。各種換湯不換藥的遊戲周而複始的玩轉,包括之前溫州的私人錢莊,股票,房子,都是越炒越高,很簡單的道理,金融是一個零和遊戲,不可能無中生有産生價值,價格虛高,肯定都要最後接盤的人承受代價。這也是經濟常識。所以水木股版常有人說:韭菜一年又一年的長出來,又被割。
說到底,還是因為沒有公開合法的其他博弈渠道。包括彩票,也是同理,彩票更加扯淡,完全不存在的規律還這麼多人研究。
那麼多藍籌股,國家股,股民懶得買,因為這麼心態的,多半餘額寶就解決了,費心進股市的,都是有野心的,
你不上賭桌,輸錢的機率就為零。
大多數人碼字,也是因為現實工作裡可發展性太小。碼字也需要研究,但因為資訊獲取渠道比股市公開容易,所以主觀能動性更強一些,但要盈利,技術上更難一些。
本質上都是資料分析,但股市上你想獲得正確的資訊不容易,網文卻是全公開的讓你研究,至於彩票,完全看運氣。
茫茫紅塵勞碌裡給人一線希望,大概也是帝王心術吧
說到底,人只是宏觀社會體系裡的棋子,看歷史,就是看現在。社會體系,主要也就是經濟與法,經濟做的再好,遇見法,也是徒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