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著吃別人的香餌,多半連身子都搭進去。
卡內基《人性的弱點》。
一個乞丐要不到一分錢,換身行頭,租輛好車,卻可以借到幾百萬。
人性就是如此。
老闆很實在的,用人拿來就要用,特別是服務業,對性別,年齡,顏值都有要求,一個男博士做前臺還不如一個漂亮的女高中生有用。
摸爬滾打十幾年,唯一的收獲,就是知道自己怎麼混個位置,十幾億人的大國,混的好的馬雲,混的不好的低保都未必有,難說的很。
商業實踐裡,常見的心術。
雖然不會動手打架,但心理戰,卻是無處不在的。
所以《毛騙》很值得一看,這些故事很可能就發生在身邊。
去做銷售,摸爬滾打,沒幾年就能摸透人心鬼蜮,做什麼都方便。
八成以上的創業老闆都是銷售出身。因為只要有業務,誰都能當老闆。沒有業務,當了老闆也要破産。
大概我少年時日夜憂慮,苦思冥想的就是這點東西,所以我也不吝嗇和人分享思想,雖然也算不上什麼,但我想,當年我要是知道這些,該少走多少彎路啊。
=============
鯰魚效應,挪威人愛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如果能讓他活著抵港,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好幾倍。於是挪威人在運輸沙丁魚箱的時候,就在裡面放一隻鯰魚,鯰魚追著沙丁魚跑,雖然會被吃掉一小部分,但因為沙丁魚一直在逃跑,運動,反而活下來的多了好幾倍。
========
常人活著,努力工作,總是需要有那麼一條鯰魚,或者慾望,或者執念,或者情感。沒有鯰魚,沙丁魚活著的效率反而會大大降低,無所事事。
我就處於這種狀態。
大概知識的拼圖,就是我給自己勉強找的鯰魚。
======
以前在産業群小鎮的時候,沒的選,只能做一個産業,倒是有個平臺的話,可以慢慢研究晶片,電子,設計,管理,財務,全棧工程師的知識結構,也算有個平臺有事情幹。
現在在溫州,溫州也就是一個大點的産業群小鎮,五大特色産業,電氣,服裝,汽摩配,閥泵,鞋子。找一個行業,深入下去,結合之前的知識結構,和未來的資訊化前景,也可以做個全棧工程師。
以知識結構來說,電氣倒是最契合的,雖然主基地在樂清,但在經開區也有分基地。
溫州的資訊,醫藥,資料之類的,畢竟是主流之外,不成氣候。
<101nove.ad半個月就夠了,可以建築,電氣,電子,服裝等應用,可發展的途徑很多。
建立技能樹的基礎上,諸事可為。
======
說到底還是態度問題,決定認真生活下去的態度,知識總是能讓人自由的。
活著有個事情幹,就好比水池裡有了只鯰魚,活著有了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