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可見,新生代的寫手會層出不窮。尤其這個行業又沒門檻。
所以,真的要寫好一本小說,也要像高考一樣,練文筆,準備素材,背誦經典,訓練情節,準備草稿。只不過可能素材不同,多是一些流行元素,不比其他任何工作輕松,不過學習的經典不是四書五經,不是馬經毛概,也不是三毛魯迅,而是金庸古龍,宅文爽文。如果不是真的熱愛這種文化,是不能忍受這麼多工夫的。日更萬字,更是一種嚴謹的態度問題。壞孩子是玩不了這個的。
敲得多了,就會形成一種被稱作“合理黨”的“理所當然”的思維模板和習慣,敲程式碼也是如此。不敲上幾年,算不上上道。看的多了,看那些“不成熟”的“漏洞百出”的文就會覺得別扭。然後小白寫著寫著,就成了老白,學會了一套成熟的模板,這模板本身又會成為一種思維桎梏。有一個著名西方油畫畫家說,他十幾歲就已經能把畫畫的像古代大師一樣,但之後花了幾十年才學會像孩子一樣看世界的畫畫
不過人能做好一件事就很好了,大多人一輩子啥都做不好。古人雲,執一能為天下白。哪怕是遛鳥雕蟲,玩的好了,也能安身立命。
=======
內地電視臺進入衛視時代以來,群雄並起,芒果臺能異軍獨起,靠的是開放思維和腦洞,變著法子討觀眾開心。
相比之下,一些臺不知名),做節目土裡土氣,對觀眾像大爺一樣,指手畫腳,做的機頂盒都經常宕機,也就是國企大爺的老毛病,要是進入市場機制,估計要倒黴。不過估計“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死後哪管洪水滔天”,也是常人之心。推脫拉扯,也是國企的積弊。
芒果臺也是跟tvb學的,tvb拍的電視劇腦洞新奇,穿越,反穿越,靈異,附體,都有了。也只有香港敢這麼玩,內地估計沒這麼大尺度和腦洞。
無論碼字和影視,娛樂業的道理都是相通的,網文之所以能吸引讀者,除了快感,就靠腦洞了。
我不是針對誰,只是不吐不快。
我自己寫的這本東東只圖自己寫的高興,自然也沒人看,很正常。
人畫畫碼字,無非是因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太過機械,缺乏創造性的無聊。就算賺不到多少錢,創造本身,就會給人相當大的愉悅。何況,希望,本身也是一種愉悅感。
==============
《天下糧田》複雜心戰,陰謀複雜的讓人心驚,說到底人自己把人變得複雜。
何苦呢,都是人自己折騰自己,累。到頭來還不是枯骨一堆。
複雜世界的博弈,又豈是一個書呆子可以自己閉門造車猜測出來的?
小說影視就夠複雜了,但現實社會裡的結構,可能更加複雜百倍。因為每一個人腦都是同樣複雜的存在,互動之下,能建立一套秩序,已經是千年文明的智慧。
做為一個大時代的小公民,畫圖碼字,無非做個廚子一樣的手藝人,安身立命,一輩子幾十年也就過去了。
秦始皇與朱元璋,這些人都是工作狂人,一天批閱的奏章車載鬥量。欺君就是死,又有黑冰臺,錦衣衛這樣的情報組織,就算這樣,還經常被蠱惑。
複雜世界的事情,又豈是小市民可以想的清楚呢。
遠離紛爭,也許也是一種自由解脫。
=========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當年前首輔一筆殺了幾千萬人的生計,生死掙紮之間,都不容易,按說,我應該懸梁刺股的讀書,起碼拿個碩士。
只是中間有各種技術上的難度,現在到頭來也是讀書,晚是晚了一些,總比不幹的強。
說起來,我也不是很功利的人,謀生之間,無分高下,都是生活。
看書一開始是興趣,但碼字,卻是謀生的職業。
談不上喜歡不喜歡,必須這麼生存。
人能有一個技能樹,專心做好,安身立命,已經好過塵世打滾的眾生。
《大明王朝1566》,《天下糧倉》,《向幸福前進》財政之間的數字,是可以決定人的生存的,從企業到個人的財務,又豈是遊戲而已。
經濟學本身是一種理論學科,但結合資料科學後就是一種硬生産力。ai結合製造業是一種硬生産力。理論上最不容易被淘汰。像碼字之類的娛樂業,畢竟只是和金融一樣空頭搞來搞去,不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