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的話,什麼年會之類的也懶得參加,就想清靜寫書。當然我也沒參加年會的資格。
賺的少點無所謂,清靜自在離家近最大。
說起來,生活有些輕松,無可無不可,也無太大物質追求。
========
這把年紀搭夥過日子更看重理性。
交流人生觀,想法,生活態度,人生計劃,目標。
交流客觀條件和生活環境。
合適的話,一起過日子。
理性多於感性。
======
文學到底靠什麼吸引人呢?
腦洞或者有趣,終究是過眼雲煙。
好的故事要感人。
不需要多長。
也需要多華麗。
甚至不需要多真實。
但他一定要有真實的情感。
每一次文學的旅程。
都是作者帶著讀者一次心靈的洗滌。
========
中國人習慣考試,古代考八股,現在考學位,考完學位考公務員,說不得就要十年以上。
然則八股和創造性思維是對沖,所以經常有鬼才卻考成渣的存在,比如徐渭和唐伯虎,徐渭作了一輩子師爺,唐伯虎畫了半輩子春宮畫。還有那關漢卿,元曲絲絲入情。多少地方傳承藝術,默默無名。就連八股出身的理學聖人曾國藩,都偷偷在家書裡對子弟說,八股不過橋梁,過了關,想做事,就要留心實務。
這麼多勞動力不學習,閑著會鬧事。
說到底和上山下鄉一樣,大把青壯沒事幹。
讀書還能提高素質,何樂而不為
二月河在小說裡說過,帝王當然知道八股無用,可哪朝哪代不需要籠絡讀書人。
雖然上位的位置只有若幹,但可以給出無數的希望,於是無數的人就安分守己了
於是儒林外史裡,開篇就以王冕之口,說八股一出,天下讀書人從此多難少為了。說到底,如果有王冕,唐伯虎的才學,其實自己一個人悠哉可能更舒服,“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虐錢。”
清代的進士,要等空位,花錢打點,好不容易上任,自己根本搞不定,必須帶兩個師爺,一個管刑名,一個管錢糧,就是律師和會計。然後地方上要聽從宗老,鄉紳和胥吏等地頭蛇,鄉村基礎給地頭蛇自治。判案八成靠猜,有一個能不偏袒實力派的就說難得的清官。天高皇帝遠,但有口番薯吃,就是盛世了。跟這種時候比起來,現在可能真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情況了。古代講究官不下鄉,鄉村基本靠宗族,鄉老管理,做的好,就是《大祠堂》《于成龍》,做不好就是《白毛女》了,族長一言不合浸幾個豬籠,打殺幾個不聽話的長工,縣太爺未必知道,知道了也未必想管,想管也未必管得了。可以說,古代比現在黑暗的多了。
考上了當然好事,但過了年限就沒必要考了,古人說,四十不取,五十不弟,因為你考出來也沒意思了,沒幾年公職可以當了。換現代,讀了書出來,也沒hr肯要,到頭來還是自己碼字創業之類,讀不讀都一樣。
其實學的好,任何專業都牛逼,人也講究相性的。
學哲學的要內省人格,學數學要邏輯,數字敏感,學外語要耐得住心,口才了得,學計算機的要能坐得住凳子。學表演的要外向開朗。
要問問自己適合什麼,喜歡什麼,能做的了什麼。
郭靖連不了獨孤九劍,令狐沖練不了降龍十八掌。
清華大學主辦的電子課程,學堂線上網站,有很多專業的大學預科課程,可以去學學看,看看自己適合什麼專業。
很多學生不瞭解專業,想當然的選擇專業,最後難免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