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來,經歷去,也無法改變我是我的這個簡單事實。
========
年紀大了,再去讀書,是回報率極低的事情。
不過閑著也就閑著,就當買個保險嘍。
=======
黑和白,真的分的清嗎?國父混過洪門,常凱申混過青幫,這個真的算不清了。
無非成王敗寇罷了
======
《獵場》裡經常有鄭秋冬去超市買菜的場景。
《青春四十》,各種現實。
人過了三十,身體素質就開始下降,運動員就要退役了。過了六七十歲,再講究保養,也是難測之事。
人一輩子,嗖的一下子就過去了。
小時候讀書腦子格式化,長大了腦子當機器用。就那麼回事。
多少做生意,跑銷售的,又哪談得上喜歡不喜歡,有個位置就不錯了。
========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浮生六記》其實是古代的奶嘴到底,對統治者來說,小知識分子安於生活,是最好的結果,香港師奶劇的價值觀,也是如此。
社會制度和資訊科技的推演下,個人命運的浮沉,難說的很。
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
只是生活的模板就跟白米飯一樣,吃了又無味,餓了想吃,不吃會死,不吃又不行。大概就是如此。小說也很少有能看的下去了的了。可是為了吃上這碗飯,還得整天幹活。
無聊的很。
很多古惑仔其實是受不了清粥白飯,可是參與博弈等於吃洗衣粉等於慢性自殺。
人性就是如此,人性不變,世界的遊戲就會不斷輪回。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海外華人混洪門,香港蠱惑仔,四川袍哥,上海青幫,這是因為一個無秩序的環境下,任何自保的互聯必然走上同一條路。
那就等於一種秩序。
很多人生下來就是亂世的土匪窩裡,哪輪到你選怎麼生活?
現在法律環境下,可能變成組織,商會,老鄉,同學等等。只不過行為規則侷限法律範疇下。
都是數學啊。博弈論下的囚徒困境。
現在農村會道門死灰複燃,說到底,還是生存博弈的利益。
不過我兔的鐵拳下,一切秩序都會被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