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飛靜靜的煮了一碗清粥,喝完後走出了小屋。
三藏默默翻畢一卷經文,合上了雙目。
所謂佛法,無非就是那麼一瞬間的,忽然想明白了的,平靜。
佛法就如同一個環,什麼都可以圈進去。
作為普度人心的內省主義者,什麼人心都不外如是,但又期待不同的理解存在。
說到底,作為內省人格,其實自己一個人也能活的不錯,自給自足。
一擊一擊的木魚,如同平靜的心,如同一張張的圖,一本本的書。
老僧於高原枯坐,聲色生死,一切意義盡在不言中
=========
畫面感是很有趣的東西,我總是在心中想象一部大片,盡量用文字表達。
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就跟拉稀一樣,刷刷刷就出來了
否則卡文就跟便秘一樣,難受。
小說本身是件有趣的事情,自己覺得有趣,才能把有趣帶給別人。每一個寫小說的人一開始,都是從對看小說的真正熱愛起步的。
對於我來說,數學,生物,和資訊,確實好奇,但讀起來先天有難度,但經濟,社會,和歷史,文學,就同看一本漫畫,彷彿天生就屬於我的語言,看起來輕松自在。
一切遊戲的起點都是好玩這個簡單的想法而已。
======
懶懶散散曬著太陽,生活如同一個看清藍圖的遊戲,既無野心,也無壓力。
三五年專注,說不定能從一個廢青勉強升級成人才。
一個人有個棋盤下棋,已經是一種幸運,總好過想努力都找不到路子。
若自己喜歡,有天賦,下棋還能賺到錢,那可能就是一種福氣了。
皇帝都沒有這麼自在。
做慣乞丐懶做官,習慣了穿睡衣拖鞋在家裡敲鍵盤,懶得西裝筆直一本正經的去混職場。
=========
其實人在腦子裡建設大廈和工地裡老伯伯搬磚沒有本質區別。
像李敖,王怡這種層次的知識分子起碼腦子裡有幾千本專業書構建。
所以覺得讀書辛苦,想想工地上的老伯伯,也就心平氣和了。
據說真正頂尖的作家,不用臨時抱佛腳的查資料,寫提綱,所有的知識,思想,閱讀,習慣,都已經融入了他的骨髓,信手拈來就是文章,已經融入他的思維本身。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是短暫記憶的應試教育和綜合理解的素質教育的根本區別。這也是稀缺的資源,有序複雜思維的市場價值所在,小李飛刀的人就是刀,刀就是人,本身也是古龍自身對文學的理解引申出的感嘆。
======
生産力就是先進要素,世界的生産力正在從工人操作機器,向碼農操作ai轉變。那是不是意味著,碼農將是最先進的生産力?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