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當學《小李飛刀》,詩情畫意說生平。
金庸強在大格局的架構,而古龍的文筆更強,金庸文筆比較樸實。
古龍的文字的華麗不是那種文字推徹的不自然,而是一種一氣慣成的相互連線的華麗。
這兩種天賦,都是作家相當珍貴的天賦,若再加上溫瑞安的打鬥和小範疇劇場處理,黃易的開創性想象力,就無敵了
========
一邊碼字,一邊學習,大概是我比較有趣的生命安排方式。
三五年後,若能搞到個經濟證,那就更穩妥了。
====
不由有雀雀欲試之感。
中原馬正肥,何不下江南。
=========
寫書這件事,想著容易,寫著難,寫著寫著文筆間就覺得不滿意。
就說這麼多年,網上寫書的少說有一千萬了,可我能覺得是好書的,沒有一千本。能不能寫不好說,看的眼光高了。說到底,人為什麼要碼字呢。
如果沒有獨特的想法,其實是浪費時間,也賺不了錢。
批次製造的流水線産品,終究是廉價的。
就又會去正統文學的路子去。
就如本書,不倫不類。
======
看了一些經濟學和金融學的知識。
就如《天擎》裡說的一樣,將來是資訊,ai和金融主導的世界。
有用沒用,多學點知識總是不會錯的。
===========
說到底,人打工到死,也頂不過那點數字變化。
通貨膨脹又年年在。
難啊難。
古典自由主義下的資本主義世界,一切都是動態的博弈。
哪有安穩飯吃哦。
炒股什麼的,資訊真假都無法確定,不死才怪。
說到底,小市民也只是無根浮萍。
經濟月刊上各種閑操心的經國大事,文學渲染的藝術,各種工藝慢慢經營的細節,零零總總算是有事情幹,小市民的生活忙忙碌碌,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覺半輩子就過了。
認知科學,心理學,哲學,本身作為一種有趣,化為ai的底蘊,作為資訊的底蘊,活著能活出一種有趣的底蘊,其實其實是有趣的活法本身,好過塵世裡糊裡糊塗浮沉。
做收銀,跑銷售,畫圖紙,就跟看牙醫一樣,是一種機械性的零件作用,所謂工作,無非起到這樣的作用。
心的認知和感性,猶如藝術的感知的有趣。
智慧用腦,感知用心。
腦子越來越清楚,心卻越來越麻木。
功夫,小說,學問,做人,都要形成自己的風格,自己都不覺得有趣,又怎麼能讓讀者覺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