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號》,天下戰略,其實落實到個人生活的細節。時代,制度,個人。人的執念和人的生存空間。幾十年轉頭空。其實人只是理論指導下的棋子,經濟學規則下的取捨,堂堂之師,惶惶戰略。
看書和看書也不一樣的,有的書我十幾歲就讀了。可是最近才覺得看懂。
有的書早就看過,看自己的讀書筆記,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有這麼的深度,但現在已經忘記了。
有的書就跟櫃子裡的衣服,久的你都忘記了,但時不時就跳出來
其實實際中,人能應用的就是一套實用的資訊反饋體系
也不一定要在學校學,甚至不一定要看書學
適應環境而編造的系統,可能要剔除大部分噪音,才能執行的更高效
=============
其實做個玩技術的,實在比其他搞嚴肅工作的人要活的輕松自在的多。我就簡單經營自己的知識樹,能做好當然好,不然面前的工作也能生活。雖然複雜的環境我無力抵抗,但我也不期望有什麼其他複雜的情況。
簡單的做我自己,我也過的挺好的,就是這樣。
工作的事情,如同程式設計,敲程式碼的只是苦力,關鍵是演算法,一個一分鐘敲出來的演算法可以讓一個做苦力敲程式碼到死。辛勤做苦力,精神可嘉,但其實沒什麼實際意義
說起來,我也漸漸喜歡了程式設計,如同一個模擬遊戲。難怪有人說,程式設計是會上癮的。
《馬向陽下鄉記》,民生的細節,和法制的進步。其實這些相對國家大事來說的小事,可能對百姓來說,都是大事。資訊科技可以有效推動這種進步。大江湖,小江湖,一個幾十口人的村子,也是各種複雜的利益和人心。倒和《老農民》《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相對照。說起來,一個專家號,相對於土裡刨食的掙紮來說,已經幸福好多了。把幾億農民業餘時間吸引到網路學習上,不說科學進步,起碼也可以讓村裡少了喧鬧。
人身處的環境,整體設定的文化,心理,和法律細節,決定人處理人際的麻煩。大大小小的生物圈都是一樣。大部分管理都要耗費在內耗裡。
人無法超越時代,同樣無法阻止時代進步。
說起來,農村裡的事情,無非生物的糧産,資訊的管理,法律的細節,行政的智慧。就跟程式設計一樣,辛辛苦苦敲程式碼幾十年,可能一個先進的演算法就解決了。
相對於各種大大來說,一個專家號不算什麼,但對於農村的無業遊民來說,已經是生活的飛躍
農村的日常生態,婚喪嫁娶,酒席茶席。家長裡短,自成體系。
說起來,農村裡的人際,混的臉面,也只是人生存博弈的智慧而已。
大江湖,小江湖,都有自己的江湖。
自己倒覺得有點諸天求道流的味道,不得長生,終是螻蟻。
玄奘西行萬裡,磨出一顆鐵石心腸,所以可以閱盡三藏終不悔。
碼字和程式碼都必須不斷更新知識潮流,算青春飯,當然深耕下去,也可以打破這種定律,混成個微軟資訊認證專家或者一個積累越深厚越牛逼的歷史大神,自然年齡就不是限制。又或者資訊結合經濟的資料分析,也有經濟工作越老越吃香的秉性。人活著,有激情,就覺得有趣,碼字也是如此。
碼字也好,敲程式碼也好,作為一個廢宅,至少可以在這個系統之外生存下去。
==========
寫手的世界也是一個小江湖,有才華的可以做大神,沒才華的也可以從槍手工作室做到原創網站,就跟《獵場》裡從中介做到獵頭公司一樣,以虛擬世界為主要舞臺的利益和人際互動,人心不比任何其他行業簡單。
說起來,我混跡小說壇子這麼多年,算是白混了。其實也沒怎麼專心經營過寫作技巧。更不用說人際。
現在除了看膩了小說,連看小說都沒有了激情,可以說毫無收獲。也許唯一的收獲,是看出了點道道,僅此而已。
======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estion”。
我已獲得自己尋求的答案。
老道觀月,老僧面壁。其實生存,就是生存最好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