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章,倒如《新宋〉裡的石越一樣,學無止境。《新宋》裡搞得行政統籌,其實也只是黃仁宇所謂數目字管理。也就是所謂資訊科技的領域,早年計劃跟不上市場,也是因為統籌能力不夠,如果現在技術能處理足夠多的資料,那是否意味著計劃的重新起步?所謂實用的學問,不外如是。
馬總統這一套系統搞下來,像那些地方小商品市場,地方超市連鎖,小區小店,快銷集團地方分銷公司,全都受影響,如果跟不上馬總統一整套系統帶來的價格沖擊,多少人會沒飯吃啊。馬總統說自己這一套系統下來,省下來百分之多少多少的利潤,但正是這些中間環節,養活了多少人啊
不過馬總統向來是賣標準的,不是自己吃獨食。最終就算大家不用他的系統,也會學習他的系統。這就所謂“新零售”的意義,整個行業都會被帶動改變。
《大航海時代》裡,搶港口市場佔有率,都要打出狗腦子,有錢都買不到市場佔有率。
馬總統從水産入手,首當其沖的就是水産集團,水産市場之類的東東,從菜籃子到黃漁國,全都要嚴陣以待了。
就跟《亮劍》裡一樣,李雲龍只是打一個平安縣城,但整個晉西北的敵軍和友軍,全被他調動了。
========
現在什麼都可以移動互聯。有直播,相親的,這些還正常,還有租人軟體,陪吃陪喝陪玩)共享女友高階娃娃),滴滴打人學生再也不怕小混混啦)之類的東東,這些還正常的話,“滴滴拉屎”在中國很多地方找不到廁所)呵呵。
說起來,都是資源和人力的組織和互動。其實這些事情一直存在,而掌握在一些經營的人手裡,而經營的人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維持這種關系,而資訊科技,一方面可以普及這些聯系,一方面可以省略人的精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維持法律。比如“滴滴打人”吧,說是打人,其實大多是正當防衛的保安業務,按法律來說,屬於無責任的見義勇為。比如印度有個女士被三個男人堵在車裡,就用軟體找人破局。真要做犯法的事情,用軟體找,那不是等於去警察局自首嗎?疏不如導,大概如是,那些暗地裡的關系,只怕說不定就有走火的事情。這種技術是馬農的福音,馬農雖然賺錢不少,但經常被物件嫌棄沒社會能力,因為整天敲程式碼,哪有空和人喝酒打牌打麻將搞關系?而且馬農多半也不會。按說很多事可以找片警或者保安,可是很多時候片警不是隨傳隨到,很多地方也沒保安。其實就和共享單車一樣,有市場需求,就有經濟供給。當然肯定會出現出活不給力,下套撈錢等種種行為,這就需要平臺的管理,滴滴打車也有很多違規的行為,道理是一樣的。
資訊科技,是對社會資源和人力的高效重新配置。也是社會的一種必然進步。別的地方不好說,印度那個地方,強x率世界第一,有這種軟體,絕對是良民的福音。如果印度警力夠完善,自然就沒有這種社會需求了。說到底,和共享單車,最後一公裡的社會需求是一樣的,放天朝裡,各種小巷,學校裡的“老大”等陋習也能得到遏制,各個角落,都有這些人,糾結各種遊散人員,這裡騷擾妹子,那裡撈好處)關系民生,說到底,沒了撈好處的漏洞,自然沒那麼多人做這種遊戲了。這是釜底抽薪之計。當然,這可能把沉默的大多數看客調動起來,也可能變成“老大”們坐地分贓的鐵杆莊稼,看軟體怎麼運營了,一個好評系統就很重要,畢竟沉默的大多數,變成了出錢的老闆,主動權,就到了人民手裡。又或者可以直接關系法律機構。
說起來,和馬總統一樣,賣得是標準,標準改變了,就是無數具體的事件改變。
一顆老鼠壞一鍋粥,不管什麼地方,只要有漏洞有好處,就有人發現,然後所有人都要跟著轉,浪費時間。
也許一種秩序的重建,就是所謂文明,一個好的環境下,混混也許就能成學者。
《戈莫拉》裡沒有孩子能脫離幫派,他們稱為“系統“,一種系統,只有被另一種系統取代,才能有新的關系。
無關具體的人,而關系標準,這就是所謂兼濟天下的智慧,資訊只是一種技術,但可以改變人和人的關系。人還是那些人,但人其實不同了。說起來,人如同棋盤裡的棋子,又幾個能超脫命運,看清世界?大多人都是隨大流而動,將人從原始的內耗中解脫出來,投身有益生産力的行為,也是一種社會主義價值觀吧。
========
人有千百種,各有不同,有的需要人認真,有的人需要會混。
我就屬於認真地,所以比較適合做技術。
一個嚴格數目字管理下的未來,混得空間越來越少,人需要越來越認真,此德國之所以強大的民族性格。天朝社會,混得好。大多是能混得人,上下其手,深入靈魂。但我和這種心理格格不入。
大概天性如此。
一種硬碟大,一種記憶體快,一種建立一種複雜的系統,一種建立一種隨機應對體系。
大概人腦也是和資訊系統一個原理。
建立複雜有序的體系,是未來的趨勢。
=========
馬雲很久以前用西遊記比喻過管理團隊。“有很多領導像唐僧這樣,廢話很多還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但理想很堅定;孫悟空很奮,很討厭,自以為是,但是能力強;豬八戒就希望懶一點,性格積極樂觀;沙僧最妙了,別講理想,實實在在上班。這四個人合在一起形成中國最完美的團隊“。
============
科幻小說《時間機器》裡主角來到八十萬年後,發現人類已經經過了兩度的進化歷程,主要分為兩大類人,例如他首先遇到的,愛好和平、友好溫和有禮貌、討人喜愛,以採集植物為生的伊洛eoi)人,居住在平靜的世界內。但莫洛克orock)人卻完全相反,寄居在地下世界近乎於怪物的他們、每當入黑時就會出動擄走伊洛人。而以腦電波控制莫洛克人捕食伊洛人的,則是第三種人類,面色蒼白,身材纖長,進化出了發達的智力和腦電波控制,卻因為長期生存於地下因此無法自己在地面生存。沒有第三種人腦電波控制,一夜之間,伊洛人就會被莫洛克人殺光。第三種人以伊洛人為食物,但又捕捉伊洛人中的女性繁殖後代。
這個故事,據說是作者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對資本主義赤裸裸的諷刺。
人活在這個世間,愛欲善惡,自己和環境的內心交雜。各種複雜的情況,都在內心一念之間。
人要磕磕碰碰的長大,實在是不容易
聊以轉發一些名言。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複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從來沒有人讀書,只有人在書中讀自己,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
真正的光明決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真正的英雄決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
宿命論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藉口。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認識的人多了,我就更喜歡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