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名校畢業的,因為産地好,貨好的可能大,也要有經驗的,因為拿來就用的上嘛。
就好比你一個剛找工作,可能不可能一開始就進大企業,可以進小企業,做做設計什麼的,等搞出幾個專案,人hr也會多看你幾眼。
又或者我自己之前混混大小市場,至少去跑app的線下市場推廣和資訊收集,熟門熟路,比什麼名牌大學的市場專業出來的,也要趁手。幹著幹著,再學點it技術,說不定就能混成it管理。就算你bat,也是線下一個點一個點組成的業務帝國,這樣的經濟世界。你一個211,985的進了bat辦公室,處理的資料,也就是這樣的一個環節而已。
這其實也算我的一個職業路線,很多職業規劃師也就這樣了。
可惜跑點這個活實在太辛苦了。能學的也不多,能不幹就不想幹。
說到底,天道酬勤,做事求學全都一樣。
不管你什麼時候覺悟,做正面功總是有正能量的,不可能起副作用。
211,985這些最劃算是考公務員或者進學校當老師,尤其做老師,中國的大學招聘講究第一學歷,也就是你第一學歷不是名牌,後面讀研考博再牛逼的學校專業,可能都不被看重。其實是這些單位hr手裡好牌太多了,有資格挑三揀四,而且他們這些單位各種業績面子也看這些。其實實際工作需要和專業深度也關繫有限。
市場經濟裡的企業,可能更看重實際能力,尤其是銷售工作,三山五嶽的好漢都有。各種三教九流的本事比幾本ba教材有用的多,《那年花好月正圓》裡說周瑩跑江湖的出身做生意厲害,其實也不是沒道理的,跑銷售,跑江湖,都是和人打交道。流氓有了文化,就如周瑩進入學徒堂。理論,實踐,就齊了。猶如一個地圖的宏觀和細節。
水無常勢,兵無常形,比如對生活的任何觀察和思考,都可以成為寫作的養料
技術工作裡,尤其it,因為這個行業技術資料大多在網上可找,工具又只是一個電腦,知識更新量又快。csdn裡常有十八九歲的大專生和三十多的博士生一起開發專案的奇妙現象。
現在社會,誰都餓不死。
做工作,有趣是相當重要的原因。
就我自己來說,慢慢編造自己的藍圖,就是相當有趣的事情。
宏觀的說,和人打交道的工作都是無關生産力進步的內耗,能不做就不想做。
當然如果沒有辦法,為了生活,什麼活都得幹。
但一直幹沒有技術含量的機械工作實在很無聊,也幹不了幾年就會被ai取代。也許只用十年?這段時間裡如果不經營出一套不被ai取代的價值,多半要像《北京折疊》裡一樣,想賣苦力都沒市場。這時候,你就要指望社會福利了。然則,就算機器人帶來了生産力的大進步,那麼多人口的福利也是不大可能實現的多好的。
就算想混,其實也混不了幾年了。
所以,其實沒有選擇,想不學習都不行。
比如混混碼字,多輕松啊,然則我估摸著ai早晚能寫套路的小說。一晚上能寫幾億字。除非你能寫出ai不可取代的藝術,否則也混不下去。包括相對簡單的文書工作,ai都能處理,公務員也許還安穩,但合同制的事業編,多半被淘汰不少。當年國企員工也以為是鐵飯碗。
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經濟學是取自經世濟民之意,廣闊世界裡草根掙紮的艱難,也許只是大人物小小的數字。
不為良相,則為良醫,仁愛之心,是一脈相承的。
資訊時代,則為這一古老的學問注入新的活力。
小則安身立命,大可兼濟天下。
這些碼字,也有懷抱這樣的心態。
在努力安身立命之餘,我也不介意順便做點兼濟天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