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我看紀錄片二戰史。
日本突襲珍珠港的想法是美國人貪圖享受,怕死,只要突擊珍珠港,滅了美國太平洋主力,美國人就可以停戰議和,然後日本就可以收東南亞的英法殖民地資源,支援他們因為中國戰場快破産的經濟。
靠東南亞補血,打下資源,然後美國停戰,日本的整盤旗就活了,說不定,還可以和德國一起滅蘇聯。
所以日本一開始就是軍事冒險,他沒想到美國越打越投入。
從甲午,日俄開始,日本哪一次不是以小搏大的軍事冒險,而且都成功了。
日本跟美國開戰,作為盟友德國也得跟美國開戰。
當時德國已經深入蘇聯。
當時德國的想法是英國困守小島,蘇聯可以被閃電吃下。
但是結果蘇聯成了泥塘,西邊美國支援英國,加入戰場。
結果德國兩面遇敵,也被坑死了。
其實蘇聯戰場也是因為美國透過阿拉斯加源源不斷的支援物資。
蘇聯把遠東生力師投入。
是打贏斯大林格勒戰役的重要原因。
美國牽制了日本,蘇聯遠東軍力就自由了。
本來是日本德國全都大好的局面。
若是日本不南下,和德國一起夾擊。
說不定美國會坐山觀虎鬥。
以德日之力,美蘇兩強,若是結盟一個打另一個,都是有希望勝利的。
我大清不就這樣。
被打怕就停戰。
割讓臺灣。
賠款已和。
其實俄羅斯也是這樣。
日俄戰爭在東北打輸了。
就簽合約停戰。
=========
日本人想不到美國這麼難啃。
就和希特勒想不到英國和蘇聯這麼頑強一樣。
其實蔣介石也很頑強。
就剩一個西南了,也咬著牙堅持下去。
其實美國和蘇聯不同。
美國是一個選舉國家。
國內有不同的黨派和國家政策。
也不是他們總統想如何就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