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你上車發現位置上有人,告訴對方坐錯了位置,對方不講理,最狠的手法是等車開動後再告訴他,你不是坐錯位置,您是上錯車了。
不違反交通法,汽車就是殺人機器,很多加工機器,對付起血肉之軀來也是可比利刃。無非工傷而已,有社保給錢。
醫療上能做的手腳就更多了,左右不過醫患沖突而已。
思考這些瑣事其實很無聊,可是你不留心這些,很容易被別人利用幹掉。可是整天想這些,你哪有記憶體做學問?但是沒有辦法,一件事只要有利益沒人管,就一定有聰明人發現並去做。中國的聰明人太多了。
就大趨勢來說,人還是做符合總體生産進步的事情比較好。也比較符合性格。就我這笨手笨嘴,也做不了酒保,調酒師之類的事情。倒是工程思維比較適合我。老老實實做技術吧。其實完成專案也是一種有成就感的遊戲本身。我還是天性適合做一個笨蛋。
其實真有一定的技能樹,可以到處走。就如民國時,小民被侷限在土地上,寸步難行,比如《白鹿原》裡的黑娃,不想一輩子做莊稼漢,可是又不知道何以尋找突破,可類比各種學歷不高的打工漢,讀書沒成本,打工沒出路。又比如ursera裡大資料或者工程制圖的整體課程,有總比沒有強。
為了死而無憾。如同孔子問道老聃,如同民國諸公走出田舍,沉浮世間。
一萬年來誰著史,不負生平苦讀書。
起于思想,活於知識,美劇和慕課,無形中會改變我們這個《蛙》的世界,浩浩蕩蕩,人心所向。我這個小小的小市民,也是這個時代浪潮的一個小棋子。
比如看一些科技重生文,比如做電子業的,最早的收音機,小霸王學習機,u盤,p4.平板,燈具,電腦硬體,手機,無人機,未來的龐大的機器人産業,全都是一脈相承,開模,採購配件,組裝,pcr版,電子線路,微控制器錄制,軟體程式設計,晶片選擇,ed顯示,産品設計,網路銷售,批發市場鋪點,廣告代言,外貿流程,人事,財務,管理。從小企業小産業到大企業大産業。耳睹目染,栩栩在目。綜合處理的資料,既是經濟,又是資訊,忽忽然想做點實在的有意義的工作,在這個註定無涯的知識積累路上奔跑。別有充實。
或者秉承發展生産力改進生産關系的理論,又契合所謂的人工智慧gc主義,或可稱之為理想,信仰。
倉稟足而知禮儀,很多生物只能生存在特定的環境裡,並不是具體的人,而是普遍的人性。其實也沒有辦法。比如有些農村的潑漢,可能離開特殊的環境就無法生存。你勸他道德也無用,頂不過吃飯。如同牛二,他不騷擾菜市場,可能沒飯吃。這種情況下,要麼強勢威懾,要麼發展生産力了。說到底,還是法治細節。按說真的明察秋毫,就算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也夠了。可惜還是自由心證。人無法超脫他的時代,也無法超越他的環境。想農村裡,可能還要兄弟多,身體壯,才不受欺負。相對還是比較原始的生活形態。至於一些“富營養化汙染”的,往往和一些潑漢連線,前者縱欲,後者為狗腿牟利,亦是人性之必然。說到底,人只是大資料下必然互動的生物,法律細節不變,這種生態就會在大大小小的圈子不斷重複。所以太祖太宗,改變的不是一時一地,而是千秋規則,方是大仁大智。
國人就是這樣自我思維內耗,所以大多困於世俗。據說劉慈欣能奇思妙想無數,和他在一個小鎮電站做與世無爭的工程師十幾年有關。
作為人類的思維體,上有《星際之門》的星空,下有我們思維本身的本質。可惜大多人被人拖入一套必然的應激思維體系,虛耗一生。朝三暮四,勝過了朝四暮三,然則猴子一開始就輸了,什麼是人心呢,對老司機來說,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關鍵看這片子怎麼拍了
電視裡一個人得了重病,比如尿毒症,可以拖垮一個普通家庭,其實根本在於科技,生産力,和社保。比如如果有人造電子腎,豬器官異體移植腎之類,以電子産品貶值的速度,又或者以社會生産力進步的速度,又或者以社保的力度,完全可以解決這個個人天大的難題。
說到底,經濟本質在於生産資料的分配,生産力整體發展了,個體分配的資源就會變多。
觀史如鏡,如洪秀全入金陵,驕奢逸欲,一己喪命事小,大好形事徒廢。如勾踐臥床,矜矜業業,如履薄冰,則至少可安身立命。在歷史中感受存在,存在也就會給你存在的意義。若說實幹經濟之學,倒近於紹興師爺之家學,此李鴻章幫幕之所學,而周總理出身之世家也。觀史照己,雖小題大做,然亦是題中應有之意、碼字之為學,經營,亦難逃此思路。
梁啟超於海外著《飲冰室集》,飛揚文字,後學所得甚多,如太祖少年時亦然,後人觀前人,亦非前人觀更前者?
觀歷史人物,如徐壽清朝上nature,何長工晚年努力實業,又如拿波倫晚年默默無聞而死於小島。其實人如同唱戲,唱過走過,最後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然後戲散人走了,唱過看過,如此而已。
老老實實回去畫圖了。梁啟超說,曾文正曰:凡軍最忌慕氣。當道鹹之交,官軍皆暮氣,而賊軍皆朝氣,及同治初元,賊軍皆暮氣,而官軍皆朝氣。得失之林,皆在於是。驚哉言乎。“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所以我哪敢不老老實實畫圖去
在圖書館看見了《香港電影逸史》,估計很多寫導演流根據地在香港的作者,都是可以從這類書中找到很多素材的吧,還有二戰戰史。人物傳記,可以寫很多民國紅警啦,德國艦娘啊,之類的書,至於民俗民間傳說的書,可能最初盜墓的設定就是從中得到的靈感,神機的陽神,開頭自己就寫了,閱微草堂筆記,還有各種唐宋明清,歷史,和風俗考,都可以寫架空。有各種音樂啦,美術啦,經濟啦,金融啦,都可以拿來寫一個流派的小說。如果不是怕404,各種社會制度啦,政治得失啦,紅軍站史啦,都可以拿來拉出一本書來。諸如各種民國時的國術理論書,如孫祿堂寫的那些,可能是神機寫國術流最初的框架。
總之,各種圖書館裡的資源,如果用心一點,用網文手法轉化一下,其實都是經濟收入吧。
圖書館的書,雖然算不上最高深的,但如果看完一個領域的大概還是可以的,基本不比一般專業人員差。
諸如電子從業,金融從業,銷售從業,管理從業,法律從業,it從業,模具從業,農業從業等等,零零總總,用心經營,數年間都可以建立一個不錯的框架。雖然大多工作裡用不上,但至少也是一種積累。
就如一個無形的圖書館體系,建立一個知識序列,只是人的時間和腦子都有限。
就如同星際之門一樣,你不需要理解所有建造星際之門的知識,只要會用他的知識就可以了,畢竟建造星際之門的,是一個文明整體。
作為個體,其實覺得在星路的脈絡裡,遵循規律而生存,自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