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棋局裡,你想不參與都不行,繁瑣徒勞,在慾望和虛幻之間徒耗數十年生命,最後無意義的消失,這就是我們必然的結局。
無視慾望,避免紛爭,傳統社會給了出家這個選擇,其實能不能成佛兩說,清靜自在,原也是一種不錯的生態。
假如紅塵沒有我要的果實,我又為何要在紅塵耕種?
決定你是什麼樣子的人的,是棋局需要你成為的樣子,但不管你在怎麼樣的棋局,總是逃不脫棋子的命運。
中國數千年的自以為高明的鬥爭智慧,養出的戰爭機器,還有名為“豪傑”“好漢”“不能婦人之仁”“厚黑”的文化。
人類執迷於各種文化,迷戀酒的,有迷戀色的,紅塵碌碌。人都是文化的棋子,色享受是,盡皆是空,這樣覺悟的話,其實倒獲得永恆平靜。作為一個人的抱負,理想,法制,未來等等。然則時間的無能為力。想想還是算了,這中間多少利益糾葛,哪是我這樣毫無根基的可以參與的。簡簡單單做個技術宅,其實也是一種意義上的出家吧。
很多知識我不是不想學,是覺得和自己的想法連貫不上
很多工作我不是不想做,是覺得沒有意思
基於工作的實際需要,大概寄託資訊和經濟學,三五年內練成一個把金融世界2玩出花的資料經理人,是比較有趣和可信的將來。
現有的工作經驗都可以化作資糧。
大道無常少人修,看書和碼字反而成為主要的心理需求
我對這個表層的社會闕值太高,感覺索然無味,只有追索內心,才能獲得興奮感。
團購的專案是一個城市的列舉,實在沒想到人能幹的事情這麼有限,周圍能旅遊的地方那麼少,想來,是作為人能做的事情太有限。
倒是科學家,有古代武痴般的快樂,可以有一個不斷深入研究的遊戲。
嗯,近日回思生平所見所感,耳濡目染,很多當時不明白的事情都想明白了,忽忽然覺得一個經濟體的執行秩序思維,心中有了大概。大概如開一個餐廳,少的只是廚師的技術細節,而做不同的工作,都可以慢慢積累的細節。
其實人都是在搶位置而已,在低水準的勞動位置,人不具備不可替代性,所以一個穩定的位置往往寄望於博弈下的平衡。
就好比碼字,你一個人穩定更新,甚至有完本記錄的人,編輯肯定更喜歡你,因為你專業嘛。
就好比很多工作,老闆都是尋找長期穩定工作的位置。
其實很多工作都可以做,本質在於原始的資料處理工作。
自主創業的經濟體,其實也只是個大號的經濟人,除了本位的經濟作用,更多的是博弈下的平衡。
說到底,都是套路。
只是一般情況下人很難走出套路,尋求知識縱深是比較好的突破口。
籌帷幄,那是諸葛,其實誰又能看清大勢和趨勢呢?長久的歷史博弈形成的動態平衡下,我們生活的都是套路,或為經驗。
在小地方從政沒有資源也走不遠,最終都會變成固化為某種應激思維的生物,走來走去未必走的出去。
說到底,小地方的遊戲本來大多就不複雜,幾十年下來,大家都看明白了,呼啦啦的搶飯吃而已。
主播賣笑,寫手賣萌,銷售賣身,說到底,大家都只是遵循冥冥中的道和人性,適者生存罷了
網路生態,有人論壇刪帖,有人做主播,有人做網紅一天賣幾千萬的衣服,有人碼字賺幾百萬,有人經營公眾號做推手,各種網路自成生態。其實網路的可怕在於他的資訊處理量大,所以最高明的往往一夜暴富。
其實我十幾年網路白混了,基本沒得到什麼好處,其實也沒認真想過獲得什麼好處。一切末端關系經濟的系統,最後都會發展成一段産業。美女可以做網紅,人難看,就只有碼字了。。。。也有做網頁,也有刷阿裡,也有刷百度。網路生態的眾生態,總是都是有事做,可以生存。
其實很多網紅乃至大神,背後都有一個團隊運作,而碼字更多的研究人心的文字,主觀要素多一些,更有個人英雄主義成就感
世界現在在資訊化,未來還要ai化,世界的變動,我們在中間的安身立命。
太祖年輕的時候,讀曾國藩傳,寫道,文正收洪楊之役。何其智慧利落,三四十年後,他一手從大山帶出的隊伍,挺進大別山,過長江,下金陵,雄才大略,浩浩蕩蕩,自己豈不又成為後人眼中的前人。
以史觀己。悲乎光陰虛度,年華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