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狹小的世界,而尋求更廣闊的時空裡自己的存在。
大概有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大概知識足以自養,又可以前瞻,就多了些怡然自得。
作為理性的知識人在有限的時間裡盡量感受無限的宇宙。
一入紅塵深似海,而這卻是我逃之不及的枷鎖,思維走不出慣性,是很可悲的事情。
恰如孤山深井一老翁,看清命運結局,淡然觀想生命的流逝。
不知不覺發現自己掌握了很多軟體,程式設計基礎c,v101nove.ad,ps,升級proe,資料庫基礎exce,so.升級orace,大概很難說有什麼實際用途,應該說是不知不覺經營自己的技能樹,又有一種滿滿的充實感,倒不能說就做碼農,而是有一種綜合素質。
可以打發時間的遊戲。
只是終究雜而泛濫,不成氣候。
大概人年紀漸大,能做的事情有限,畢竟只是一介凡人罷了。
大概再過幾年,連寫小說的底氣也沒有了。不過如道如禪,清靜自在,自得解脫,原也不錯。
大道無常少人修,所謂個體,若追求真正的自由,必然不被理解乃至孤獨。
然則求仁得仁,亦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習慣了享受孤獨,倒很難和別人相處了,倒是習慣自己腦子裡研究資料系統,可惜讀書的時候走錯了線路,否則多半也是個學霸吧,所以書呆子就是這麼注孤生的。。。
大概太過注重自己理解的真實,反而無法理解周圍人的心理,也不願意為了別人的生活而放棄自己生活的節奏。
若讓老夫找一個庸俗的女人整天幹擾我的生活,其實真的寧可享受孤獨。
大概做為不太講究生活細節,一心只撲在圖書館書堆裡的我而言,跟那些講究生活細節的妹子,終究不是一路人,註定不可能在一起。
不過求仁得仁,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亦是一種明悟。
大概作為追求真實的我,估計看那些追求生活的妹子,估計也不會有真正的感覺吧。
轉眼間,人生數十年,紅塵閱盡。倒有些看破一切的淡然。
就如一片落葉,風吹過,有的落屋頂,有的落地下,各有自己的走法,落葉本身並無好壞是非之分,差別的,也是人性的必然。
是非對錯,也都已經是過眼雲煙。
到最後,是堅持自己的真實?還是萬物成空,唯欲是真?那也難說的很。
不過對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其實堅持什麼,都已經沒有意義了吧。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一代又一代的人,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不變的是人性。
有種高屋建瓴,看透一切的覺悟,大概近於道士。
很多事情也沒什麼是非算計,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從有人類開始,遊戲就是這麼運作。我等凡人又有什麼辦法,也只能對身邊看的見的事情感概一下,但其實在看不見的地方成規模的事件在發生。一代又一代的迴圈,大概也只能歸於人性罷了。
就如當年玄奘西行,所感受到的終極價值,超脫信念,想來人所追求的一切,在時間面前,都是無意義的傷逝。最後能經得起歲月考驗的,大概只剩下文明本身。
三千世界,無量眾生,晝生夜死,無男女分。
以這樣的廣度看待一切,大概有種無謂的淡然,大概我也不可能做個居家的角色,倒更想做個獨孤的尋道者,因為看到了那廣闊的永恆。
人碼字和求學,都是一種渴望超脫庸俗生活的嘗試。近於玄奘西行,比如現實中無法擺脫的庸俗和無聊,以為碼字和求學,可以有一種新的意義。
雖然多半也是徒勞。但至少是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