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老有所養。
今天看央視一個《生活在2050》的節目。
其實多堅持若幹年,糖尿病不會再是絕症。
可以在體外培養自己的胰島細胞放入自己體內,可以用自己的細胞體外培養一個自己的腎髒,用來換掉尿毒症的腎髒,也可以修改自己的生殖細胞基因,讓自己的後代不再遺傳疾病。
想著體制果然是最可怕的力量,老有所養才是我等平民最嚮往的未來。本來想著只交十五年社保,現在想著,交到老吧。社保就是民心,誰操盤都要接著。
科學果然是最可怕的力量,博大精深,可以的話,真想經營這種知識的無限可能的未來啊
我讀書不是為了含金量不高的文憑,而是為了那充滿想象力的無限可能的未來
從廣義的說,2050年,人工智慧的發展會取代大多數人類的體力勞動和基礎的腦力勞動,人更多的存在價值在於創造性思維和基於計算機的資訊處理能力,從律師到文員,他們的工作都可能被ai取代。
其實也就30多年而已,那時候我還不到七十,能活著看到,生物基因能有效延長人的壽命,如果我能享受這種技術的福利的話。
各種現在的職業和生存模式都會改變。甚至包括思維模式本身。
實現代這種資訊社會,要有資源的人要針對什麼人,根本防不住的,除非像某些人一樣只吃專門做的東西,否則跟蹤研究個把月目標的行為規律,用錢開道,有糖尿的喂糖,有鼻炎的喂鹽,多少人可以死的不明不白的,防是防不住的,哪怕你有同樣的資源也防不住的。更不說專業的醫療或者法律或者商務上的陷阱。
我也是無可奈何的,伸頭是一刀,縮頭是一刀,也就無所謂了。不在制度什麼的,而在於太多人給錢什麼都幹。至於更高階的暗網之類,更是無處不在。資訊管理技術下,我等就是籠子裡的老鼠。用激素可以人造糖尿病,用車禍可以偽造謀殺,理論上,想象力和利益交叉,所有事情都有可能。
要是可以簡單的做一個不受幹擾的普通人,其實也是一種幸福吧,自由自在,求知問道。
真不想參合那些複雜的事情,想簡簡單單做個技術宅,活到2050年,享受自由生命。
生命是宇宙中最大的奇跡之一,每個人都要學會尊重生命,尊重生命包括善用自己的生命,不要浪費在無聊又無意義的事情上。。。在有限的生命裡,尋求智慧的最大化,這就是存在的一種表現。。。
稟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辨,以遊無窮,是為逍遙
然則曾經苦逼如我,能找一個人生的目標和方向,慢慢享受人生的平靜,大概也已經是一種知足的幸福了吧
有無數腦洞可看的世界,慢慢的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還可以有飯吃,慢慢的變老,多幸福
然則改變自己的習慣很難,學習,工作,作息習慣都成了定式,要改變需要大毅力。比如這坑爹的碼字,說到底也是浪費時間罷了
按2015年的新法規,養老金半途死亡也是可以餘額繼承的,這樣我就放心了,總不至於萬一打了水漂。
其實養老什麼的,我真的覺得自己能活那麼久的機率不是很大。
這樣想的話,生活從數字上說,就很簡單了。
類於和尚。
遠離酒色,修行五十年,也是一種不錯的體會。
就如蔣中正所說,生活要簡單,思想要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