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那爾]將兩人合葬,[聖劍gra]也成為了陪葬品,永遠沉睡在泥土之下……
中世紀德意志的敘事詩《尼貝爾根之歌》和上面的《vosungasaga》一樣是講述古代德意志故事的傳記體詩歌。
這個作品描繪了[西格魯特]與[布倫西爾德]相會以及背叛的故事,對於前面的殺龍情節只是一筆帶過。此外,該作中登場人物的名字都是德意志風格的,比如 [西格魯特]的名字被稱做[齊格弗裡德],[昆那爾]被叫做[昆塔]等。其它也有和北歐傳說不同的設定,象[布倫西爾德]對越過火焰牆壁來到的[西格魯特]要求比武,戰勝自己後才答應他的求婚等。
這之外的部分兩者大致相同,但是在《尼貝爾根之歌》中並沒有過多的關於聖劍的描寫,從兩者描寫的側重點不同可以反映出兩個民族不同的社會風俗情況。
在《尼貝爾根之歌》中[西格魯特]所持的[名劍巴魯蒙克]長達兩米以上,但是在《vosunga
saga》中並沒有這樣的描寫,在故事發生的年代北歐海盜所用的劍一般是[雙刃長劍],[聖劍gra]也可能是這樣的形狀。此劍有巨大的劍鍔,劍刃的反向側的劍鍔稱為下鍔,裝有柄頭。劍刃和劍柄是兩個部分,劍刃強調威力而劍柄則裝飾華麗。眾所周知,很多評價極高的劍刃都是由萊茵河河畔的工匠所打造的。萊茵河沿岸現在仍以冶鐵聞名,這裡生産的[大馬士革刀]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聖劍gra]與現在刀劍的形狀十分類似,可以說是現在冷兵器刀劍的遠祖。
這個故事中出現的[聖劍gra]與[亞瑟王]傳說中登場的[excaibur]有很多共通之處,比如說[西格魯特]的父親[齊格蒙特]將神插在樹幹上的劍拔出的情節等等。另外,[聖劍gra]陪葬[西格魯特]的描寫也與[亞瑟王]和[excaibur]的關系相似。
[聖劍gra]以超凡的形象出現在人間,並隨著英雄的死而離去。它同英雄一起創造著豐功偉績,但真正能夠記住它們名字的人又有幾個呢?
二、[巨人之劍]~遠古傳來的巨大武器
所有者:貝奧魯夫時代:中世紀歐洲
地域:北歐出典:《beoof》
與[西格魯特]齊名的北歐英雄[貝奧魯夫]是傳說中擊敗怪物[格蘭戴爾]和他的母親[海底魔王巨龍的王者],在關於他的故事中登場的武器裡,最具特色的應該說是那柄擊倒海魔王的[巨人之劍]。
《beoof》是八世紀在英國出現的英雄傳說。故事用英語寫成,傳說的舞臺是丹麥和挪威等北歐地區。和大多數德意志及北歐傳說相同,《beoof》中也有各種各樣的名劍登場。
[貝奧魯夫]是居住在瑞典南部的[伊阿特]族勇士[埃吉塞沃]的兒子,身形魁梧,力量巨大,他繼承了父親的勇猛,很小時就活躍在戰場上。
有一天,[貝奧魯夫]得知在遠方的丹麥有一個叫[格蘭戴爾]的魔物出現,襲擊[弗羅斯卡國王]的宮殿。為了擊退魔物,[貝奧魯夫]率領十五名部下出發去丹麥。
[格蘭戴爾]是在聖經中有殺弟罪名的[該隱]的後裔,身體巨大,擁有神秘的力量,面板堅硬,普通的刀槍根本無法傷到他。[貝奧魯夫]向對手挑戰,並約定如果對方空手作戰,那麼自己也不使用武器。激烈的戰鬥展開了,[貝奧魯夫]的部下用長劍和槍弓等幫助他作戰,但是根本無法給[格蘭戴爾]造成傷害。最後, [貝奧魯夫]終於切下了[格蘭戴爾]的一隻手。失去手腕的[格蘭戴爾]逃走了,[貝奧魯夫]把他的手腕裝飾在宮庭的牆壁上。
這時回到住處的[格蘭戴爾]因為手腕出血太多而死去,他的母親憤怒了,作為海底魔物的她為了奪回兒子的手腕,來到[貝奧魯夫]的宮殿向他複仇。
這個海底魔物比[格蘭戴爾]更大,雙手裝有類似長劍的鈎爪。怪物殺死了宮庭的看門人,將裝飾在牆壁上的[格蘭戴爾]的手臂奪走。
為此,[貝奧魯夫]再次來到丹麥,他從[弗羅斯卡國王]那裡借來了[名劍frunting],隻身前往魔物的住處。雙方在魔物的住處展開激戰。由於對手有著比[格蘭戴爾]更堅硬的面板,即使是[名劍frunting]也無法傷害到她,反而是[貝奧魯夫]被魔物用鈎爪抓傷了身體。
正在無可奈何之際,[貝奧魯夫]找到了從格蘭戴爾寶山上獲得的一柄巨大的長劍。這是一柄非常大的重劍,普通的戰士根本無法舉起,一看就不是為人類鍛造的武器。
於是,[貝奧魯夫]手持這柄利劍再度挑戰對手,結果憑藉此劍強大的威力,幹淨利落地斬下了魔物的頭顱。[貝奧魯夫]又將以前因傷而死的[格蘭戴爾]的頭顱斬下,把他作為戰利品帶回了[弗羅斯卡國王]的住處。
但是斬傷魔物的寶劍因為劍刃吸收了魔物的血而溶化,只剩下[黃金的劍柄]。擊倒了[格蘭戴爾]和其母親的[貝奧魯夫]成了最為著名的英雄,此後他仍不斷地進行著冒險。最後在一場與龍的戰鬥中,他因染上毒液而不幸身亡。
擊倒[格蘭戴爾]的母親[海底魔王]的那把劍並不是給人類鍛造的。它是在《聖經;創世記》中描繪的被洪水滅亡、叛逆神靈的巨人族的武器,是一柄全長超過兩米的令人恐怖的重劍。據說[貝奧魯夫]身材非常的高大,所以恐怕也只有他才能使用此劍。
劍刃由鋼鐵製成,劍身有美麗的紋路,因為在劍身裡溶入了各種金屬而使其變得非常的堅硬。據說,這種刀劍的製法在現代萊茵河畔的手工作坊裡仍在使用。
另外,此劍在黃金造就的刀柄上裝有大量的寶石,劍柄的末端是環形,在環上還裝飾有蛇的造型。
由妖精和矮人鍛造的寶劍在[凱爾特]及日耳曼民族的傳說中曾多次登場,但是為巨人而造的巨大寶劍卻非常少,而本傳說中提到的[巨人之劍]也因魔物的血液而溶化了,這種悲劇性的結局非常出人意料。
這柄劍純粹是為戰鬥而誕生,又因戰鬥而消亡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它也暗示了像[貝奧魯夫]這一類英雄人物的命運,由鮮血而帶來的光榮畢竟不會久長,它最終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歸於塵土。
三、[harpe]~切落梅杜莎首級的[佩耳修斯之劍]
所有者:佩耳修斯時代:古代希臘
地域:西臘出典:西臘&羅馬神話
[佩耳修斯]因為擊敗[梅杜莎]和救助少女[安德羅墨達]而被大家所熟知。在他的手中握有[奧林匹斯眾神贈與的名劍],這柄劍幫助他取得了眾多的勝利。
在希臘神話中與[赫拉克勒斯]並稱的著名英雄[佩耳修斯]是[宙斯]和美麗的[達娜厄]所生的半神。
[達娜厄]的父親[阿克裡西俄斯]聽到預言說自己將會被[達娜厄]的兒子所殺,為了不讓女兒生育,[阿克裡西俄斯]將她關進地牢裡。但是,仰慕她美麗的[宙斯]化作金錢雨來到她的房間和她幽會,並且與其生下了[佩耳修斯]。“佩耳修斯”這一名字就是“金光閃耀”之意。
[阿克裡西俄斯]知道這個訊息後將[達娜厄]母子裝在箱子裡投入大海,後來他們被漁夫[狄克梯斯]所救。後來[佩耳修斯]被[波呂得克忒斯國王]收養,漸漸長大。
[佩耳修斯]成人的時候[波呂得克忒斯]想將她的母親列為王妃,因而對片刻不離其左右的[佩耳修斯]心生厭惡。得知了國王對自己厭惡之情的[佩耳修斯]請求國王給他一匹馬,做為報答他將取回[梅杜莎]的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