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碰上燕國以後,高句麗的地盤就越來越往北,不斷地被擠壓,如今更是要跑去黑水北岸苟延殘喘。
“孩兒明白!”
高元流著眼淚,他的心中滿是悲憤,那是對國破家亡的悲,對燕國侵略者的憤。
“赳赳高麗,共赴國難,赳赳高麗,復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北有高麗,如日方升,百年國恨,滄桑難平!天下紛擾,何得康寧!高麗銳士,誰與爭鋒!”
高句麗有另一個名字“高麗”,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歷史上有兩個高麗,一個是遼東高氏高麗,也被稱之為高句麗,另一個則是朝鮮半島的王氏高麗,也就是後世韓國人的祖先。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高句麗高氏高麗)滅亡後,朝鮮半島的新羅崛起,接收了高句麗高氏高麗)的許多土地。
後來,新羅逐漸衰落,內亂頻繁,發生了類似漢末黃巾起義的內部大動亂。
於是,新羅王朝末年,內部出現了許多軍閥,類似漢末諸侯。
這些軍閥打來打去,最終形成類似漢末三國的局勢。
這三個國家便是高句麗後高句麗)、百濟後百濟)、新羅。
後高句麗類似真實歷史上的曹魏,實力最強,但內部發生政變,被一個名叫王建的將領篡位,類似司馬家族政變建立晉朝。
再之後,王建更改國號為高麗,也稱後高麗。
也就是說,歷史上有兩個高句麗,同時也有兩個高麗。
高句麗和高麗,都是指扶余人建立的政權,後高句麗和後高麗,則都是半島人建立的政權。
總之,他們的歷史,本來很簡單很清晰,但因為名字用得太頻繁,以至於後世之人很容易混淆。
他們四個名字的關係,就好比西漢、東漢、匈奴漢國、成漢,雖然名字都是漢,但是區別可太大了。
後兩者的後人韓國人),常常故意跟前兩者混淆。
因此,高句麗人有時也稱呼自己為高麗人,因為高麗是他們的另外一個名字。
就好比燕國有時也會被稱呼為遼東國一樣,雖然名字不一樣,但代表的意思是一樣的。
高句麗高麗的勇士們,高聲歌唱著自己從中原盜版後改版出來的軍歌,聲音洪亮,在寒冷的天氣裡,砍伐著樹木,用著簡單的工具,把樹木製作成木舟。
“赳赳高麗,共赴國難,赳赳高麗,復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北有高麗,如日方升,百年國恨,滄桑難平!天下紛擾,何得康寧!高麗銳士,誰與爭鋒!”
高句麗高麗勇士們唱了一遍又一遍,他們不知疲倦,他們熱血沸騰。
一百年的國仇家恨,都凝聚在他們的血脈裡,貴族們恬不知恥,背叛了自己的民族,但他們這些底層高句麗人,無路可去,就算給王家當狗,也是做奴隸的命運。
團結,只有團結才有一線生機!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