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 第六十章 逐鹿中原(五十五)

第六十章 逐鹿中原(五十五)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從影視劇裡當配角開始戰鬥 星際魔女逆襲 三國雷神 我真不是亮劍楚雲飛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第568章 逐鹿中原五十五)

半年後

燕國三百七十一年春581年)

這一年,隨國公楊堅篡位稱帝,本來國號應該是“隨”,但因為他覺得“隨”字不吉利,故而改為“隋”。

楊堅稱帝后,進一步深化改革,並且取消鮮卑賜姓,所有鮮卑賜姓,一律改回漢姓,比如大野淵,改回李淵。

並且取締周國的部分制度,吸收齊國的制度和律法。

推廣周國府兵制和均田制的同時,又吸收齊國的省部制度,並進行改進,縮減他認為多餘的部門,變成【三省六部制】。

隋朝的“三省六部制”,跟高氏齊國的省部制度並沒有太大區別,只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了一些新的部門,同時刪減了一些舊的部門,最終形成了六部。

同時,下令清查田畝人口,同時命令各州每年舉薦三人進入中央成為儲備官員,舉薦分為四科,地方官可以推舉符合四科中的人才,被舉薦的人才,進入中央後,還要透過考試的檢驗,這項制度也被稱之為科舉制。

可以看得出來,此時此刻,所謂的隋朝科舉制,依舊帶著嚴重的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的殘餘,並不是說瞬間就建立了科舉制,跟漢朝察舉制的唯一的不同,只是多了一道考試檢驗的步驟。

然而,漢朝的察舉制,同樣要透過考試檢驗,只是內容比較少,大部分時候只是走走過場。

同時,楊堅下令建造更多義倉,也就是豐收時,老百姓自願把多餘的糧食統一存到大倉庫,並且由百姓自己推舉一位德高望重者去管理大倉庫,等到歉收時,再由這位德高望重者放倉救民。

漢朝時,這種工作都是由官府來承辦,由官府在豐收時低價收購豐收區的糧食,歉收時低價出售糧食給災區,特殊情況還沒免費放糧。

但是隨著東漢末年越來越腐敗,糧倉基本都成了貪官汙吏的私產,漢朝的這種救民制度就變得形同虛設。

到了漢朝滅亡後,持續幾百年的亂世裡,饑荒越來越頻繁。

為了應對饑荒,就必須建造糧倉儲存糧食。

但是單獨某個家庭,根本沒有能力建造糧倉,更沒有時間精力去看管糧倉。

於是一些百姓,就自發地團結在一起,他們十幾戶人家,聯合起來建造一個糧倉,然後推舉出一位德高望重者,讓這位德高望重者專門看管糧倉。

大家豐收時,就把糧食存進糧倉裡,歉收了,就從糧倉裡取出糧食。

人民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

他們在沒有官府保護的情況下,自發地發明了這種保護自己減少饑荒機率的制度。

這種行為在這幾百年五胡南北朝亂世裡,逐漸在民間自發地推廣。

如今,楊堅動用官府的力量,主動幫助百姓建造糧倉,然後執行模式暫時還是跟以前一樣,由當地百姓自發組織管理。

不過也只是暫時了,楊堅非常摳門,他早就盯上了老百姓的糧食,準備以後找機會,把這些民間自發組織存起來的糧食,通通變成朝廷的糧食。

“你們的糧倉都是朝廷幫你們建造的,所以朝廷把你們存在糧倉裡的糧食吞走,有毛病嗎?沒毛病!”

義倉制度並不是某人的奇思妙想,不過是人民群眾在幾百年亂世時間裡自發創造出來的,然後被官府常規化,就變成了制度。

後世之人覺得這是一個大變革時代,似乎在隋朝建立的一瞬間,所有的事物都突然改天換地了。

然而,對於這個時代的百姓而言,變化肯定是有變化的,但好像不大。

三省六部?那不是高氏齊國早就有的省部制嗎?只是行政部門數量不一樣了?

科舉制?那不是這幾百年來,南北朝都在實行的分科錄取和考試檢驗嗎?只不過現在隋朝建立了,這種規模更大了?更加正規化了?

義倉制度?那不是幾百年亂世以來,民間一直在自發搞的東西嗎?只不過現在官府來幫我們搞了?

府兵制和均田制?那不是已經實行了一百年了嗎?只不過現在推廣全國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