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的耕地面積跟陳國差不多,人口則只有陳國的三分之一。
然而,即便如此,燕國的無地流民依舊很多,比陳國多多了。
明明人均耕地比陳國多,但無地流民卻比陳國多,這是因為燕國這上百年來不抑制土地兼併造成的結果。
導致大量土地集中在貴族合行會手中,普通百姓失去土地,只能被迫給貴族或者行會打工,學上一門手藝,依靠微薄的工錢收入生存,甚至大多數人連一門謀生的手藝都沒有,打工都沒資格,只能被迫破產,然後成為開荒奴隸。
明明有著大量農田無人耕種,卻還要逼迫百姓去海外荒島開墾荒地,讓這些百姓為帝國增加更多耕地面積和財政收入。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因為現在農田夠用,就不去開荒,幾百年後,人口增長,到時候農田不夠用了,已經養不活百姓了,那個時候再去開荒,可就來不及了。
所以要未雨綢繆,在農田還有剩餘的情況下,依舊要繼續開荒,免得將來人口太多養不活,從而導致王朝週期律。
而且海外開荒死亡率非常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節燕國的人口增長速度,免得人口突然爆發增長,導致養不活的多餘人口變成黃巾軍之類的反賊。
燕國朝廷,既想要有足夠多的人口來開荒,又不希望有太多的人口來分田。
幹活的時候嫌人少,吃飯的時候嫌人多!
所以奴隸制高死亡率開荒,將會成為燕國的長期政策,可以增加耕地面積的同時,又不至於讓人口在短時間內不可控地爆發增長。
中原的統治者們在統一天下後,總是用各種辦法來增加人口,因為剛剛統一的天下,一般都是殘破不堪,地多人少,所以需要增加人口來種那些無人耕種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是人口增長後,加上土地兼併,地多人少就變成了地少人多,這個時候不可避免地各種社會矛盾就非常激烈,反賊多如牛毛,新的週期率就開始了。
所以燕國這幾年透過觀察中原王朝的更迭,總結出來的規律就是,人口增長越快,國家滅亡越快,與此同時,人口增長越慢,國力發展越慢。
這就很衝突了,想要增加國力,就要增加人口,但是增加人口,內部矛盾就會越來越激烈,所以難以抉擇。
那麼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
那就是還海外高死亡率開荒!
人口快速增長,為帝國提供更多的開荒勞動力,從而增強帝國的國力,與此同時,增長出來的大量人口,將會不斷地在海外開荒中被消耗,從而避免人口不可控地爆發增長,導致帝國無力供養如此龐大的人口,最終引發各種社會危機。
為了讓增長出來的人口能夠心甘情願地去海外高死亡率開荒,就必須縱容土地兼併,只要百姓沒了地,他們就只能被迫去海外開荒混口飯吃,如果他們家裡還有地,又怎麼可能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海外開荒呢?
所以,縱容土地兼併政策、海外高死亡率開荒政策、大量擄掠人口政策、提高百姓生育政策,這些是相輔相成的,單純實施一個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沒有海外高死亡率開荒政策,而是單純地縱容土地兼併,那就是重演漢末亂世,生活不下去的百姓直接就變成黃巾軍之類的反賊了。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