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梁國西路軍主帥無能,在自己國家境內行軍時,帶著五萬大軍迷路,回來時又發生譁變,五萬梁兵突然炸營,自相殘殺。
梁國的所謂北伐,剛出家門,連敵人都沒看到,就失敗了。
東路軍的主帥運氣比較好,剛剛抵達彭城,彭城的魏國守將因為在洛陽胡太后與權臣元乂的黨爭中站隊胡太后,胡太后突然倒臺,他害怕被權臣元乂清算,於是直接向梁國投降。
然而,又幾個月後,元乂專政獨權,引起了所有人的不滿,胡太后趁機反殺了權臣元乂,重新掌控了朝政大權。
於是已經向梁國投降的彭城守將,又重新投靠了魏國,偷襲了正在彭城內休息且沒有防備的梁國東路軍。
梁國東路軍因此大敗而歸,丟失徐州。
而在梁國境內,蕭衍之子蕭綜懷疑自己不是蕭衍親生的,因為他的母親原本是蕭寶卷的寵妃,蕭衍篡位後,便將他的母親收入後宮,而那個時候,他的母親早就懷孕。
出於這個邏輯推理,蕭綜懷疑蕭寶卷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並且把現在的父親蕭衍當成了殺父仇人。
為了給真正的父親復仇,蕭綜投靠魏國,想要依靠魏國的力量幫助自己誅滅殺父仇人。
蕭衍一開始非常氣憤,下令懲罰蕭綜留在梁國的家人,但沒多久,就原諒了蕭綜,赦免了蕭綜的家人。
與此同時,梁國太子蕭正德因為不滿自己太子之位被廢黜,於是直接叛變,向北投靠魏國,想要依靠魏國的力量來奪取梁國政權。
然而,魏國內亂頻繁,正忙於鎮壓各路反賊,根本無暇顧及南方,所以拒絕出兵南征。
蕭正德眼見魏國沒有南征的意圖,於是便回到了梁國。
面對這位叛國“太子”,蕭衍再次發揮了自己優待宗室世家、打壓寒門平民的傳統,原諒了“太子”的叛國行為。
然而,“太子”蕭正德並不感恩,而是跑到徐州地區,舉兵反叛,不久後兵敗被生擒。
面對著這位先叛國又造反的“太子”,信仰佛門的蕭衍再次對宗室世家子弟發了善心,再一次原諒了他,赦免了“太子”的罪罰。
不過別看蕭衍對叛國的宗室子弟一次又一次原諒,就真的以為他信仰佛教而慈悲。
梁國皇帝蕭衍的慈悲,只針對宗室世家子弟,如果物件是普通百姓,哪怕只是對大梁朝廷有一絲一毫的抱怨,立刻就是滿門誅滅。
第二年重整旗鼓再次北伐,進攻壽陽城時,蕭衍命令士兵建造堤壩蓄水,等到水位滿了以後,再挖開淮河堤壩,想要水淹壽陽。
結果,堤壩建造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連續下暴雨,導致堤壩被暴雨洪水沖垮,正在建造堤壩的二十萬梁國百姓被活活淹死。
想要水淹魏國,結果一個魏國士兵都沒淹死,反而把自己國家的老百姓淹死了幾十萬,蕭衍幹出這種“花園口”行為,卻並沒有為自己害死幾十萬百姓而感到愧疚,反而將怒火發洩在建造堤壩百姓的家人身上,認為是這些百姓建造堤壩不給力,才導致他北伐的計劃失敗,因此將二十萬百姓的家人通通貶為奴隸。
平日裡,凡是宗室世家子弟殘害平民百姓,蕭衍從不過問,一旦有平民子弟抱怨宗室世家子弟太過貪婪無恥,蕭衍就會立刻讓人將這些敢於抱怨的百姓誅滅全家。
權貴可以隨意蹂躪百姓,哪怕叛國造反也可以被原諒,而普通百姓卻不被允許有一絲一毫的怨言,這就是蕭衍的“慈悲”。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