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自卑的人,面對失敗只能發癲狂怒,每日懷念祖上的榮光,嘴裡嘮嘮叨叨曾經我的祖上何等輝煌,那個時候你們還是群在草原吃草的蠻夷,這就是大晉的司馬皇族和世家士族。
自強不息的人,面對失敗會總結失敗教訓,認真分析對方成功的原因,學習對方並且超越對方,瞭解對方的弱點,在關鍵時刻給對方致命一擊,這就是魏國的拓拔鮮卑和東北的高句麗。
鮮卑人被中原政權一次又一次地征服,一次又一次地被以夷制夷,一次又一次地向中原政權屈服當狗,可是他們並沒有放棄,最終成功入主中原,被後世之人寫進教科書裡記住了。
同樣的道理,王家可以扶持高句麗,也可以打壓高句麗,一切只看實際需要。
而高句麗也在王家對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摧毀中重新發展,在夾縫中生存,宛如一條精明的毒蛇,尋找某個機會對王家致命一擊,最終在一百多年前,趁著王家內亂時,成功地報仇雪恨。
如果有一天,王家被蠻夷覆滅了,那也只能怪王家腐朽墮落,這怨不得誰,文明的競爭就是如此殘酷。
你不進步,自然就會被其他進步壯大的文明徵服消滅,哪怕你曾經擁有多麼輝煌的過往,那也只是昨日黃花,就如同埋進沙漠裡的古埃及一般。
祖宗再輝煌再強大,也不如現實的我們自己輝煌強大,相比懷念幾百年前的輝煌過往,燕侯嵐更加嚮往未來的星辰大海。
中原士族在懷念以前的美好時光,而王家貴族卻在期待未來的星辰大海,這就是差距。
征服了高句麗的丸都城,開發了四十年,還不夠,還要再征服高句麗的柵城,把實控區域繼續向外擴張,增加自己的生存空間。
當晉朝世家還在懷念自己曾經擁有中原的輝煌歲月時,燕國貴族正在向北方和海外擴充自己的生存空間。
柵城位於南沃沮地區朝鮮咸鏡北道),緊臨王家新的祖陵長白山天池),曾經是南沃沮人的國都,後來被高句麗人征服。
此次征伐高句麗,燕國一共出動兵力約兩萬,其中包括燕國禁衛軍300、貴族地方兵700、行會志願兵1500、肅慎土司兵1000、契丹盟友兵500、庫莫奚僱傭兵300、扶余僕從兵3500,勿吉協從兵500、南沃沮復國兵2500、北沃沮獨立兵1500、黑水土司兵1000、香料群島土著部落農奴兵1500、高句麗帶路偽軍4000,88個隨軍醫生文官使者等,一共將士,約為兩萬大軍,對外號稱二十萬大軍。
實際出兵三百,然後對外號稱二十萬,燕國王家的一貫操作了。
出兵三百北伐高句麗,其實也不能算少了,當初漢靈帝時期,漢朝出兵四萬攻打西域疏勒國,其中漢朝自己計程車兵只有五百,剩下的三萬九千五百都是西域其他國家提供的僕從兵。
這次北伐作戰,王家的策略是兩萬大軍兵分十路,對高句麗形成合圍之勢。
當初石勒起家之時一共才三百人,然後三百羯胡士兵分三十路進攻許昌,打得許昌的兩千大晉官兵落荒而逃。
漢末王珏攻打洛陽時,一共才三千虎豹騎,三千虎豹騎兵分四路進攻,最終成功奪取曹操的洛陽。
喜歡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請大家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